(原标题:A股寻底告一段落了吗?要认清市场这一现状!)
短短一个月左右的交易时间,A股市场的杀跌动能非常充足,而个股杀跌力度也更为显著。然而,近期A股的急跌,却与欧美市场的表现截然不同。
主板市场创出阶段性新低,但创业板市场却创出了股灾调整以来的新低点,至于个股方面,已有不少个股跌破了2638时的低点位置,股灾至今累计最大跌幅超过50%的股票比比皆是,更有甚者最大跌幅还达到70%以上。
实际上,在这段时期内,沪市整体跌幅不大,主要得益于部分权重股的顽强支撑,以及部分实力资金的持续抵御。但,剔除了这些因素,事实上沪市也可能早已失守3000点大关,甚至考验前低的支撑力度。
在轰轰烈烈的“降杠杆”、“去泡沫化”的背景下,多数个股表现惨不忍睹,投资者平均持股市值骤然下降。但,另一方面,部分权重股,乃至部分保险股的逆势走强,却让极少数投资者的持股市值逆势上升。由此可见,近段时期的A股市场,整体表现显著分化。
然而,随着市场的接连非理性杀跌,我们却看到了些许积极的信号,而这些信号也或多或少促使了11日股市探底回升的表现。
其中,海虹控股因异常波动走势,而遭到了特停的处理,而这也成为了因持续非理性下跌遭遇特停的股票。然而,在此之前,市场却经常看到某股因持续上涨而遭到“限涨特停”的处理。
与此同时,在市场急挫至3000点附近位置时,触发了部分抄底资金的涌入,而抄底盘的来袭,也促使股市出现了全天探底回升的表现,而3000点一带区域,仍然属于市场多方最为关键的防线,料此处区域附近仍有反复的过程。
此外,随着市场急跌走势的延续,大股东增持行为明显增多,一举改变了此前减持套现的行为。在产业资本、养老基金等投资布局预期之下,也促使市场产生企稳的预期。
那么,经过这一段杀跌行情,A股市场的寻底之路就告一段落了吗?
实际上,纵观过去多年的市场表现,除了牛市环境外,在震荡市场乃至熊市市场中,每年4至6月份,市场整体表现相对疲软,而从2010年至今,在上述月份期间,发生调整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而这似乎印证了股市中“五穷六绝七翻身”的说法。
就目前而言,从整个市场的总体数据分析,也可以或多或少地判断出当下市场所处的状态。
其中,从沪深两市破净股数量来看,截至目前,两市破净股数量达到40家左右,破净股数量得到了明显扩容,但与前几次大底部所对应的破净股数量相比,仍有些许的距离。
再者,截至5月11日收盘,两市百元股票有13家,但价格低于5元的低价股数量为175家,而两市低于3元的个股数量为18家。由此可见,低价股扩容,高价股分化加剧,而这也是熊市探底最为煎熬的过程。
此外,从动态市盈率水平分析,沪深两市动态市盈率显著下降。其中,沪市动态市盈率再度逼近历史底部水平,而创业板市场的动态市盈率更是骤然下降,估值泡沫显著挤压。
至于个股方面,沪深两市动态市盈率低于20倍的个股为341家,而亏损类股票多达462家,动态市盈率超过百倍个股,依旧逾千家之多。由此可见,虽然整体市场估值泡沫显著挤压,但市场估值中位数的压力依旧存在。
3000点附近,被市场认为政策底部区域,而从中长期角度来看,3000点附近投资风险不会很大。但,政策底部虽有,但仍不排除存在市场底的可能,而纵观历史情况,政策底与市场底之间的距离不会太大,政策底下的下行空间也会显得相对有限。
不过,从A股市场的历史表现来分析,虽然股市下行空间相对有限,但调整的周期却相对漫长。更多时候,虽然市场在一定时期内完成了快速杀跌的过程,但随后的筑底阶段,却显得相对漫长、相对熬人。这,也是A股熊市最可怕的地方。
“牛短熊长”是A股市场多年来的真实写照。然而,当市场完全失守年线之后,则基本上确立熊市的行情。对于投资者来说,A股快速寻底并不可怕,最可怕的还是股市阴跌筑底的过程。
在实际情况下,虽然政策底已存在,而股市可下行的空间也相对有限,但相对漫长的调整周期以及持续性的筑底表现,却很容易淘汰大部分的市场投资者。经历相对漫长的筑底过程之后,最终等来了股市春天的来临,或许原来坚守的人早已放弃,甚至销户远离,这也是市场残酷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