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名家观点 - 正文

皮海洲:提防被“兜底式增持”所忽悠

来源:价值中国网 2017-06-08 09:56:4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提防被“兜底式增持”所忽悠)

伴随着股价的下跌,2015年股灾期间兴起的“兜底式增持”再度在股市里死灰复燃。截止6月5日晚,A股市场已有8家公司的大股东向员工发起了“兜底增持”的倡议:员工在规定的期间内增持本公司股票,受益归自己,亏损由大股东买单。

对于员工来说,这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而受此鼓舞,有关上市公司的股票均在“兜底式增持”的消息出来后出现了涨停的走势。而这些股票能够涨停,最主要的多头还是来自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而不是上市公司的员工。也就是说,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因为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兜底式增持”承诺而显得激动不已。

这样的走势当然是大股东所期盼的。但这种走势其实也挺让人莫名其妙。因为大股东的“兜底式增持”承诺只是对员工的,而不是对二级市场投资者的,作为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激动个啥?实际上,对于大股东的这种“兜底式增持”承诺,作为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来说,更应该冷静对待。因为投资者冲动的结果,不排除被忽悠的可能。

正所谓“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大股东承诺“兜底式增持”,这必定是有原因的。至少摆在明处的原因,一些承诺“兜底式增持”的大股东,他们是有股权质押的,股价的持续下跌,这危及到他们质押的股权的安全。所以这些公司的大股东有维稳股价的需要。而“兜底式增持”是大股东耗资最少的稳定股价的方式,不排除大股东最终只是打一个白条而已。

除此之外,一些大股东承诺“兜底式增持”还另有隐情。根据公开披露,宝莱特、星徽精密都有重组、定增在身。披露显示,宝莱特计划定增不超过1700万股,募集资金净额2.67亿元,星徽精密则计划定增不超过2820万股,募集资金3.29亿元,但目前均未完成。如果进一步下跌,定增将可能出现价格倒挂。因此,这些公司的大股东承诺“兜底式增持”,显然都是有所图的。

不仅如此,投资者还应看到,在大股东承诺“兜底式增持”的公司中,有的公司效益其实是很差的。有的公司今年一季度的每股收益只有几分钱,甚至不足一分钱,这些公司股票市盈率仍然高达百倍以上甚至数百倍以上。可以说,这些公司股票价格的下跌其实是非常正常的,而并非是“过度下跌”,或者是“无理性下跌”。投资者参与这类公司的股票,实际上仍然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

而且,投资者还应该考虑到的一个问题是,虽然大股东承诺“兜底式增持”,但上市公司员工到底有多少员工响应也是一个问题。如果员工响应寥寥,这样的“兜底式增持”承诺也就没有太大的意义,最多也就是一个形式而已。投资者如果因此介入这类公司股票的话,那不排除是被忽悠了,被误导了。而有关员工参与“兜底式增持”的信息,目前上市公司并无披露,所以,投资者在参与这种股票时,只是一种盲人摸象,其中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

并且,即便有员工响应大股东号召参与“兜底式增持”,员工方面也是可以做短线交易的,最快可以进行T+1操作。虽然大股东承诺的兜底时间是“连续持有12个月以上”,但从员工的角度来说,却没有必要持有12个月。一旦获利,员工就可以随时闪人了。而面对有关股票在大股东“兜底式增持”的承诺出来后连续大涨的走势,买进股票的员工完全可以获利了结。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盲目买进,其投资风险其实是很大的。

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即便员工真的“连续持有12个月以上”,到时,根据大股东“兜底式增持”的承诺,员工是可以享受兜底待遇的。也就是员工赚了归自己,亏了由大股东买单。而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是不享受这种待遇的。也正因如此,作为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确实没有必要因为有大股东“兜底式增持”的承诺而买进股票,特别是不要盲目追高买进这类股票。对于这类股票的投资,投资者更需要有风险意识,千万别被大股东的“兜底式增持”承诺所忽悠,以致被大股东当枪使了。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