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互联网巨头对券业的入侵早已开始 行业霸主会是哪家

来源:证券时报 2017-06-10 18:38:3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互联网巨头对券业的入侵早已开始 行业霸主会是哪家)

俗话说得好,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最近,有两个财富金字塔顶端的男人,竟然为了一个“数据接口”,剑拔弩张,几近翻脸。

本来,王卫与马云的惺惺相惜,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商界的一段佳话,甚至于还有“王卫是马云最佩服的男人”一说流传坊间,所以,顺丰与菜鸟的亲密合作,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不过,生意人的友谊都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你千万别把筷子伸到我的碗里。

这个“数据接口”所涉利益真的可以大到让大佬为之翻脸的地步?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两个大佬的掐架,竟然引来电子商务领域内的几乎所有头面人物快速选边站队,大有把掐架演变成群殴的趋势。一群如此有钱有身份有江湖地位的男人,为何纷纷冲冠一怒为数据呢?

其实,只要去了解一下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关于数据的高见,就非常容易理解BAT等互联网巨头为何要从战略高度对数据进行提前布局。而这种战略上的认识与布局,正是被传统金融企业所忽视的。

得数据者得天下

互联网、数据与计算是推动数字时代与社会进步的三大支柱。互联网成为基础设施,数据成为生产资料,计算成为公共服务。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真正影响,是人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在线社会上了。

对于亚马逊这样的互联网巨头来说,其真正的价值就在于数据。贝索斯从一开始就知道,公司的力量存在于数据中,所以,他花了将近20年的时间史无前例地积累了大量关于个人和集团购买习惯的统计数据,其中包括两亿活跃买家的详细个人信息。

从心理学博士到CTO,从微软到阿里,王坚对数据的认识与贝索斯如出一辙。他认为,数据是世界的新财富,是生产资料,甚至可以说是自然资源。数据是积攒下来的,就像石油和煤炭是经历几十亿年沉淀下来的太阳的能量。互联网的出现,让数据真正变成世界的自然资源,因为数据沉淀变得极其容易了。

近年来,很多互联网企业都在谈论“大数据”,大数据成了一个热词,一种时尚,而王坚却说“大数据”这个名字叫错了,它没有反映出数据最本质的东西。

其实大数据很早以前就有,只是那时的“大”还没有意义。世界上最大的数据应该跟互联网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它可能存在于欧洲核子研究组织,那里的对撞机中运算的数据一辈子都算不完。数据的意义并不在于“大”,真正有价值的是数据变得在线了,这恰恰是互联网的特点。所有东西都能在线这件事远比“大”更能反映本质。

在线的世界里,没有大数据,只有云数据,只有流动的数据才有价值。而王坚或者说阿里所希望的是,没有公有云,没有私有云,只有公共云,所有的数据都能成为在线的共享资源,谁都没有数据的所有权,除了数据的生产者,只有每个人才是自己数据的真正主人,拥有自己数据的所有权或者说是隐私权,其他人与组织都只是数据的搬运工。

显然,当所有的数据都在线流动了,拥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公司就可以赢家通吃,其他公司只能成为他们的附属,当然,这只能说是一个乌托邦。

问世间数据何物,直教人撕破脸皮?因为事关企业未来的存亡。

菜鸟网络和顺丰速运数据之争闹得动静挺大,直闹得国家邮政局召集双方高层来京,就双方关闭互通数据接口问题进行协调,双方才同意全面恢复业务合作和数据传输。顺丰和菜鸟的公开争执先是菜鸟发布声明称顺丰关闭了物流数据接口,平台因此建议商家暂停顺丰发货。顺丰随即回应称菜鸟无底线染指快递公司核心数据,企业因此拒绝这一不合理要求。双方各执一词,争执的触发点直指数据连接、信息安全。

有分析称,快递业发展到现在,信息流、数据流越来越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电商为快递提供了货源,助推了行业高速发展。但电商对核心数据的掌控以及不断跨界,也让快递公司有沦为“附庸”的担忧。

这一次,作为快递巨头的顺丰可以抵抗阿里的数据索取要求,而成千上万江湖无名的企业拿什么说不?而且,即便是顺丰,可能会抵抗多久?

网络巨头对金融业的渗透

十年前,移动支付还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新事物,因为信息安全的考虑,用户总是心里不踏实。然而,现在人们对支付宝、微信支付的信任,已经与银行卡没有任何差异。

如果说互联网巨头与银行之间的合作暂时还可以平起平坐的话,那么,它们与券商的合作就很难放弃主导地位。

顺丰在快递行业中拥有领先优势,它可以对阿里说不,阿里不做快递,但是,它一旦掌握了快递公司的核心数据,那么,快递公司将都得为阿里打工。在现有的国内券商中,拥有顺丰这种行业地位的券商本来就没几家,拥有与阿里、腾讯这样的巨头讨价还价的能有几家?

近年来,互联网巨头对金融行业一边搅局,一边布局,保险、银行、公募基金,触角伸到了几乎每一个领域,深度介入券商行业也只是途径与时间问题。

保险是一个很传统的行业。开一个保险公司,必须要开设办事处。互联网巨头进入之后,全世界第一家没有办事处的保险公司已经出现在中国了,它不需要在纸上签署任何东西,在线就能做完所有事情。

虽然众安保险、微众银行、百信银行还处于起步阶段,与行业领先者在规模上没有可比性。但是,只要看看支付宝与微信的发展历程,你就不可忽视它们的存在。

它们的后发优势正是这些互联网巨头拥有的数据获取能力,而且是特别值钱的“在线数据”。

互联网巨头对券商行业的“入侵”其实早就开始了,事实上,它们已经牢牢地控制了券商核心数据的入口。

目前国内证券核心交易系统,金证股份与恒生电子是主要的市场参与者和竟争者。阿里巴巴全资收购恒生电子后,形成了恒生电子与金证股份两强对立的局面。几年前,马云已经成为恒生电子的实际控制人。控股恒生或者金证,意在抢占金融软件系统入口,为推出金融云计算服务创造条件。

眼看恒生已经名花有主了,金证的“归宿”就特别让人操心。

金证股份先是参与了阿里巴巴余额宝的开发,后来又与腾讯达成了QQ在线平台的合作,可谓是左右逢源,一度股价飞涨。由于金证与腾讯合作一直不断,甚至还不时有腾讯收购金证的传言。中国互联网界最牛掰的两个男人同时看上了金证,两个都分量十足,换谁都难以取舍,只好左右摇摆两边都好着,似乎就有那么点“劈腿”的意思吧?

控制了金融行业的关键交易软件入口,相当于控制了金融行业的核心数据资源。不管最后是哪个老马抱得美人归,都将是券商的噩梦。

专业就是把数据做成赚钱的生意

如果说云计算是工业时代的电,那么,大数据就是福特汽车的生产线,正如没有电就不会有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一样,没有云计算,也就不会有大数据。王坚认为“云计算”这个名词的歧义在于:我们说云计算的时候,其实包括了云计算、大数据、云存储等所有的东西。到了最后,大家应该会忘记云计算,只看见福特生产线,也就是大数据。所以我说,看得见的前端,看不见的后台。我不相信有人会说,没有云我也能做大数据。没有云,那就是小作坊。

传统的银行,都不是靠大数据做起来的。银行仍然靠IBM来处理数据,它们处理数据的成本昂贵,而处理数据产生的价值可能无法覆盖处理数据的成本。

虽然,大数据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是靠最小的成本去产生最大的价值,但是,这并不是说,有数据的地方,就会有大数据业务的存在。阿里巴巴在数据方面做得最好的是金融,但金融不等于银行。阿里金融正在做的小微贷款,恰恰是银行做不了的。银行没有这些数据,银行做信用评级的成本极高,它不会做小微贷款。阿里金融上每天有很多人想贷几百块钱,甚至于还有一个客户贷到了1元钱,这此写了一封感谢信给阿里,说这辈子从来没有人愿意只借给他1元钱,突然有人借给他1元钱,他就觉得自己的人生从此被尊敬了。

数据是资源,就像6000米海底中的可燃冰,不是谁都可以将它开采出来,需要有非常专业的技术与装备,这就是数据的计算能力。

占据很多的数据资源是硬币的一面,有专业能力将数据转化为利润则是另一面,否则,钱不会自动跑到你的口袋里去。

当今世界,最成功的数据公司是谷歌。谷歌利用全世界每个人都可以获取的网络数据,依靠自己的处理能力,做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生意。在谷歌的初创时期,它拥有的数据别人也有,只是别人没有它的处理能力和思想。

今天的数据远远超过以前的网络数据,所以可以想象的生意更多,而且肯定可以比以前做得更大。

证券公司实质上也是数据公司,无论是投行业务、资产管理、研究、投 顾、经纪业务,都需要获取大量有效数据资源。通过数据精准营销潜在客户,服务现有客户,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资产配置,都离不开数据。

过去的传统业务模式基本上是人海战术、电话轰炸、关系营销,获取客户个种信息资料。然而,信息不是数据,客户的在线数据才是核心。

假如有一家数据公司拥有全世界所有企业从创始到发展的每个阶段的动态数据,并且可以每天都计算它们的业务流水,并估算出它们的前景和投资价值,那么,全世界的创投公司都得成为它的“附庸”。

几年前券商热衷于开空户,确实获取了大量客户信息,看起来是一种跑马圈地的战略,实际效果就像很多自媒体花钱买来了一大推“僵尸粉”,就是凑个人头。

现在券商开始认识“活跃粉丝”的价值,纷纷要花大价钱去开“有效户”,因为有资金有交易行为的客户,Ta的信息才是在线的,是动态可追踪的,这个才是数据,它就具有较高的价值。

而空户之所以没有太大价值,则是Ta的信息是静止的,不在线,你没法跟踪它,你找不到客户的需求所在,就没有机会。

谁会成为未来券商行业霸主

汽车行业原本是一个传统行业,但是,特斯拉来了之后,改变了消费者对这个行业的看法,股票市场的投资者用手投票,给予埃隆·马斯克式创新以高度信任,2016年仅有区区9万辆汽车年生产能力的特斯拉最近的股票市值已高达500亿美元,远超年产100多万辆车的通用与福特。

券商行业会跑出一个“特斯拉”这样的公司吗?一切皆有可能。

既有数据,又有计算能力,这样的券商才有成为“特斯拉”的机会。

正如许多行业已经发生的那样,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将成为证券行业的颠覆者。

与互联网巨头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能力相比,国内券商的数据获取能力不在一个量级,更加不堪的是,数据的计算能力还处于原始状态,并不比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强多少。

现阶段,几大领先券商在移动交易系统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了一系列的金融科技创新,成果主要体现在各自App的活跃用户数量上。投资者在App上不断制造在线数据,这些数据成为券商的宝贵资源。

正如王坚所说的那样,移动互联网创新可以超越App创新的范畴,他认为App上的创新,有点像在别人家的花园里种点花花草草。因为苹果和安卓已经圈了一个花园,你种点花草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你要想做点有生命力的东西,还是有挑战性的。你要跑到大森林里开拓,才能做有生命力的东西。不要忘了,花园是别人家的,你只是一个租客,哪天他不高兴了,叫你的产品下架就得下架。

无需大道理,再牛逼的租客也斗不过地主。最近有一批特牛逼的自媒体“大号”说消失就消失了,这个事儿,对App们就是一记警钟。

我猜想不远的将来,券商行业的变化将会天翻地覆。特别是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对行业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

第一,行业的垄断局面被打破,政策护城河最终会被填平;

第二,同质化业务的利润率趋于零,比如交易佣金率会无限逼近零;

第三,大多数缺乏技术含量的工作会被机器取代。员工的忠诚度会不断下降,失业将是金融民工的常态;

第四,资本的话语权得以提升,品牌的号召力在减弱;

第五,客户的所有数据会记录、沉淀、共享,隐私权保护,被遗忘权的诉求会成为新的风险点;

第六,重要的不是资产规模,而是拥有的有效数据规模;

第七,重要的不是客户的静态数据,而是客户的动态数据;

第八,重要的不是对数据的获取能力,而是对大数据的计算能力;

第九,重要的不再是资产、收入、利润,而是创新能力;

第十,未来上市券商的估值方法,将会摆脱传统的PE与PB模型,而会更靠近互联网等创新型企业的估值模型。

由于券商的核心竟争力在于两者的结合:在线数据的获得能力和处理能力。因此,券商之间的购并重组只是数据的叠加,并不会增加数据的处理能力,可以合并出一家巨无霸券商来,却无法合并出一个行业霸主。

目前券商不同程度地进行着互联网化的过程,互联网只是一种通用工具,券商无差异的同质化业务将成为一项基础服务,跟电力、煤气、物业管理一样,是一项项通用服务,它们不可能产生超额利润,甚至就干脆没有利润。

优势券商利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武装自己,原有优势得以巩固与提升,但是,竟争力差异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数据资源与计算能力上。券商的计算能力过去主要依靠专业人才,未来则是人与智能机器的结合。

如何才能造就霸主?以下是几种可能的演变路径:

第一,拥有大数据资源的平台型互联网公司与券商行业中的领先者结合,“生出”超级券商;

第二,互联网平台控股拥有牌照的小型券商,类似阿里控股天弘基金那样,“速成”超级券商;

第三,互联网公司直接获取券商牌照,成长为超级券商。

第四,领先券商控制互联网平台公司,反客为主,快速拉开与其他同业竞争对手的差距,突围而出,成为超级券商。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专家杰瑞·卡普兰指出,即将袭来的机器人、机器学习以及电子个人助手可能会开创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很多今天由人从事的工作将由机器完成。

金融行业正在用科技的力量去逐步颠覆或替代原本相对更高的劳动力成本。无论是行业分析师还是基金经理,未来所面对的对手很可能是一个不眠不休的智能机器人。对企业而言,无疑是利好,对从业人员来说是,肯定不是一个好消息。留给金融民工们转型的时间不会太多,因为任何行业都不需要昂贵且不可靠的人所做的工作。

但这不足以让人产生恐惧之情,因为由人从事的工作肯定不会消失殆尽。实际情况是,工作的本质将会发生改变,而重点会转移到那些人比机器完成得更好的任务上去。未来,这种工作将是那些需要和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展示同理心、演示特殊技能、制造美的物品、启发年轻人,以及激发有目标感的活动。我相信,未来工作的主要内容一定是那些需要人类独有技能参与其中的任务。

我们是会优雅地完成转型,还是会在这个过程中遍体鳞伤?目前并不确定。

未来派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见不着后天的太阳 .

当下派《功夫熊猫》则说,昨天是历史,明天是谜团,只有今天是天赐的礼物 .

无论企业还是个人,最大的敌人从来就不是对手,而是自己;最大的机遇永远不在明天,而在今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