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皮海洲:断言A股告别“散户市”还为时尚早)
随着A股纳入MSCI,“去散户化”的话题再度被人提起。基于对MSCI可能给A股市场带来的良好预期,市场上有舆论认为,A股纳入MSCI是A股从“散户市”走向“机构市”的契机。而更激进的言论称,A股纳入MSCI将加快A股“去散户化”进程。
但A股“去散户化”只是一个伪命题。至少在目前看来,断言A股“去散户化”或告别“散户市”还为时尚早。这种言论不仅是对散户投资者的不负责,而且也是对中国股市的不负责。
应该说,“散户市”是中国股市的一大特色。散户投资者人数众多这也是中国股市的一大优势。毕竟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全国人口超过13亿。按十分之一的人口来计算股民人数,散户的数量可以达到1.3亿人,这个数量远远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人口数量。如此庞大的投资者数量,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做梦都想不到的。
正是基于这种特色,让很多散户投资者倍感困惑的是,为什么有人要提出“去散户化”,为什么要告别“散户市”。中国人口大国的这个现实,是能说“去掉”就“去掉”的吗?是想要“告别”就可以“告别”的吗?不仅没有这个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并且从管理层的角度来说,需要加倍珍惜,毕竟这样的资源优势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没有的,包括美国也只能是叹为观止。
其实,我国不只是人口大国,而且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有“财不外露”的传统。体现在投资理财上就是事必躬亲,而不会轻易地相信别人,把自己的钱财交给别人来打理。正是这样的传统习惯,所以要想国人自己不炒股,却把资金交给机构来打理,这无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除非机构投资者能够表现出很强的理财能力,以及对投资者认真负责的精神。但遗憾的是,在这方面A股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的表现并不能令人满意。
比如,从公募基金来说,实行的是旱涝保收的收费制度,基金公司的利益与基金持有人的利益是完全分离的,而且一些基金经理甚至常常做出损害基金持有人利益的事情。这样的机构投资者很难令人放心地把资金交给其打理。不仅如此,A股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常常表现为“散户化”的特征,他们通常被市场称为是“大散户”。此外,加上A股市场本身缺少必要的投资回报,这使得即便是机构投资者,在A股市场赚钱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如此一来,投资者把资金交给机构投资者来打理就更加不放心了。也正因如此,这就决定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A股仍然还会是一个“散户市”。尽管机构会进一步发展壮大,但要发展成为“机构市”,并取代“散户市”还是很困难的。
实际上,在“去散户化”以及告别“散户市”这个问题上,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明显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在他们看来,散户是A股市场投机炒作的根源,散户投资者只适应投机炒作的市场,所以面对A股纳入MSCI,面对国际化,面对A股市场的走向成熟,A股市场的散户们反倒是不适应了,不会投资了,所以只能被淘汰出局。
应该说,这种观点的本身就是错误的。把A股市场投机炒作的根源归结到散户的头上这更是大错特错。A股之所以成为投机市,这跟“散户市”没有必然联系,相反与A股市场缺少投资价值以及A股市场缺少严厉的市场监管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散户成为投机炒作分子,是A股市场本身出现了问题。如果A股市场能够修正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成为一个价值投资的场合,那么成千上亿的散户,他们一样也会成为价值投资的力量。实际上,股市越是健康发展,就越有利于投资者生存,而最难生存的环境,莫过于“投机市”。所以,那种认为股市走向规范了,散户反而不适应了,会被淘汰出局的观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当然,不排除在散户中确有被淘汰出局的个体,但这不是市场的主流。相信更多的散户,会随着市场的改变而改变,与时俱进,并通常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投资水平,他们将会是A股市场最重要的力量。对于这一点,是市场参与各方都必须应该要予以高度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