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名家观点 - 正文

杜坤维:IPO常态化合理性需反思

来源:价值中国网 2017-08-02 10:06:0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知名投行资管产品亏损需要我们反思IPO常态化合理性)

说到中金公司,那是中国投行的翘楚,其研报水平那是无人能与之相提并论,早几年市场以提前能获得中金公司的研报为荣,这样的的公司管理的资产收益率自然应该是相当不错的,能为投资者带来较好的盈利的。可非常遗憾,中金公司的资管某些产品也出现较为严重的亏损,引发笔者的好奇心,尽管水平低微,也要试着诠释一番,姑且当作敲门砖吧。

完成并购中投证券、展开多元化布局的中金公司,目前正在发力财富管理业务,标点财经研究院联袂《投资时报》推出的“2017上半年券商集合理财业绩红黑榜”显示,中金公司纳入统计的55只集合理财产品,亏损产品43只,占比达78.18%,上半年平均收益率为-1.7%,在79家券商中排名第71位。

中金稳益1号为该公司上半年收益率最低产品,为-12%。而跌幅大于5%的产品还有6款,中金量化经典配置旗舰2号、私银专属16004中金交赢量化对冲、中金对冲绝对收益39号、中金慧赢1号、中金对冲绝对收益30号、中金对冲绝对收益1号收益率分别为-7.93%、-5.96%、-5.91%、-5.21%、-5.13%、-5%。

中金公司的投研能力在行业内的地位笔者认为依然是龙头老大的地位,其投资管理能力应该也属于行业的上游,这一点总不至于有太多的争议吧,尚且出现较大的亏损面,其他基金和资管产品就可想而知,很多私募产品跌破平仓止损线不得不终止合约,很多公墓基金产品净值也是大幅下挫,尤其是投资风格较为激进的基金,由于重仓了成长股,加上频繁踩雷,基金净值更是跌的惨不忍睹,普通投资者更是苦不堪言,亏损巨大。

缘何知名公司也好、一般投资者也好,会出现大面积亏损,就在于中国股市上半年表现是差强人意的,据媒体统计截至6月30日,沪深两市3281只股票中,半年时间里涨幅中位数为-11.05%,上涨的股票仅1002只,占比不到1/3;如剔除在今年上半年上市的次新股,沪深两市3032只股票中,半年涨幅中位数为跌12.63%,上涨股票更是仅剩761只,占比仅1/4。同花顺投资账本发布《2017年上半年全体股民大数据报告》。该报告显示,2017上半年全体股民收益率是-5.6%,平均亏损高达9337.95元。其中盈利股民占据的比例为39.5%,平均盈利金额为14134.1元,平均收益率为9%;亏损股民占据的比例为60.5%,亏损股民中平均亏损金额为24665.67元,平均收益率为-15.15%。

该报道没有提及产品的投向,笔者也没有具体去核查,为了叙述的方便,就姑且认为是股票或者是混合投资产品,参照股票中位数收益率-11.05%计算,中金公司最差也就是-12%,其他资管产品都是跑赢这一跌幅的,因此中金公司的投资水平还是可圈可点的,还是显示出良好的投资管理能力的,之所以出现较大面积的负收益乃是市场大环境所致,重金公司资管产品亏损是覆巢之下无完卵的最好见证!在一个基本上是全面亏损的市场大环境中,要想每一个资管产品都实现正收益是强人所难的。

虽然中金公司收益不好有市场因素,但中金公司纳入统计的55只集合理财产品,上半年平均收益率为-1.7%,在79家券商中排名第71位,排名居后也是客观的事实,中金公司的投研管理是亟待加强的。

日前证监会提出,要扎实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确保市场安全稳健运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系统性金融风险该如何定性,像15年的流动性枯竭自然是典型的系统性风险暴露,但问题是时间长达1-2年的调整,绝大部分股票下跌投资者损失惨重是不是一种系统性风险,这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虽然阴跌不至于出现流动性危机,资本市场的风险不会向银行券商信托大面积扩散,可整个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投资者财富遭遇巨大缩水,消费能力大幅降低,是不是一种系统性风险,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很多股票为了逃避爆仓命运选择长时间停牌让投资者丧失交易权,让国际化蒙上阴影,是不是一种系统性风险,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市场对股指大幅下跌原因有分歧这是客观的事实,但市场很大一部分市场人士把矛头指向IPO常态化,我想市场的供求关系在市场经济中是不能被无视的,供过于求任何产品价格都是要下跌的,供给侧改革就是在产品严重供过于求下的一种新的改革,效果也十分显著,煤炭黑色系价格上涨明显,股市支持实体经济IPO常态化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导致市场投资者产生抵触情绪,选择离场,从而股市出现不断的调整,即使退一步来说,IPO常态化与股市涨跌关联度不大,面对股市不断下跌,适度调整IPO常态化,让新股节奏适度降低,总不至于新股减少,股指跌幅越大吧,总是对股市走势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正面作用,因此为什么实体经济需要供给侧改革,股市的市场供求关系就不起作用了,就不需要供给侧改革,而是容忍新股常态化下每周9-10家新股,而不实施供给侧改革让股价能够有效上涨,让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发展成果,而不是中国经济一枝独秀,股市总是跌跌不休,投资者损失惨重。

在宏观经济面强劲,货币政策没有出现拐点下,虽然有估值价值回归因素,但 知名投行资管产品出现大面积亏损,给我们资本市场管理层发出了一个警示,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新股常态化发行制度的合理性。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