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股涨停板数量骤减,这释放出什么信号?)
与以往新股普遍连涨10个涨停板以上的现象相比,近期新股涨停板数量大幅减少,更有甚者连板数量不足3个。由此可见,从近期的新股表现来看,其赚钱效应大为减弱。
新股涨停板连板数量的骤减,这恰恰体现出市场对新股炒作的力度逐渐回归理性。受此影响,以往新股过度炒作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压制,透支股价炒作预期的行为也得到了较好的约束,这利于降低整个市场的投机泡沫,促使市场的估值逐渐回归理性化。
那么,新股涨停板数量的骤减,这又是释放出什么信号呢?
其中,IPO新规之后,A股市场IPO发行节奏显著提升,并于16年11月份之后实现一周一批次的发行速度,并一直沿用至今。随着IPO发行力度的高居不下,大批量的IPO发行,促使市场容量大幅攀升,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股的赚钱效应,而仅有的存量资金也不足以支持新股持续爆炒的现象。
再者,在金融市场加速“去杠杆化”、“去泡沫化”的过程中,挤压市场持续爆炒的泡沫,成为了一种大趋势、大方向。在抑制资产泡沫,加大IPO发行力度的背景下,新股整体炒作预期出现了减弱的迹象,以往少则六七十倍,多则数百倍的新股估值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修复。
除此以外,需要注意的是,此前拟对交易单元当日买入申报金额实施总量控制的制度,被市场称为“抢板神器”的受限,从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市场对新股、次新股的炒作热情。
实际上,对于这种抢板神器而言,往往会给部分大资金大机构提供一个专属的交易通道,而借此通道完成申报买入的,会有更快的速度满足“抢板”的效果。但,如今随着专属交易通道受到了阻碍,大资金大机构抢板热情遭到了扑灭,此举利于降低市场的爆炒预期,无论对新股还是对次新股来说,也将会起到压制估值泡沫的作用,促使高估值股票回归理性化的趋势。
但,在新股赚钱效应大幅降低的背后,实际上却会降低市场资金的打新热情。
本来,打新并非易事,中签率持续偏低并不利于锁定大量的打新资金。但,大量打新资金依旧沉迷于新股,归根到底,还是看中了新股持续性的赚钱效应,一旦中签,将会获得较好的投资预期。
然而,随着新股赚钱效应的大幅降低,原本锁定起来的打新市值可能会有所松动,而一旦这些庞大资金开始出现分流的迹象,那么将会对本以存量资金作为主导的市场而言,仍会起到加速分流存量资金的冲击影响。退一步来说,如果未来新股出现破发潮,乃至出现上市首日随即破发的现象,那么市场打新热情也将会不复存在,大量打新资金也可能会寻求更好的投资出路。
由此可见,如何有效降低市场的估值泡沫风险,同时维系着适度的新股赚钱效应而不至于快速分流大量的打新资金,这仍需考验治市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