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名家观点 - 正文

郭施亮:逾800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

来源:价值中国网 2017-08-11 10:08:3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逾800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为什么会这样做?)

今年以来,市场资金面相对紧张,而在此期间,各类货币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水平也出现了水涨船高的迹象。面对当前房地产调控升级,股票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以及实体经济回暖前景有待观察的大环境,更多投资者愿意把资金,尤其是闲置资金投放至货币基金乃至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试图获得更稳健的投资回报率。

然而,在实际情况下,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热情并不逊色于普通投资者。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资料显示,截至今年8月8日,今年以来已经有826家上市公司参与购买理财产品,累计购买规模达到7429.8亿元,无论从参与的上市公司数量,还是从购买理财产品的规模等数据来看,均较去年有着不同程度上的提升。

那么,对于逾800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现象,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呢?它们又为什么会这样做?

此前,在房地产市场热情高涨的背景下,曾出现不少上市公司卖房保壳的现象,而由此引起了市场的关注。然而,对于卖房保壳的行为,终究还是缓解了一时的问题,却并未从本质上扭转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卖房保壳确实可以提升资金的灵活性,提升了资金的效率,但这种行为并非可以给上市公司带来可持续的收入来源。与之相比,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却可以给上市公司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并或多或少提升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可谓一箭双雕。

然而,让投资者感到疑惑的是,从过去一段时期来看,虽说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不少,但却存在部分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后,再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再融资募资等行为,而这似乎让投资者产生这样的疑问,即上市公司既然有再融资需求,为何不直接从自有资金闲置资金进行再投资,而是通过反复再融资来拓宽项目的开发?

确实,对于这一现象,在中国资本市场里,并不少见。然而,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这一做法可以有效提升资金的利用率,并从最大程度上利用好资本市场的再融资功能。或许,对于部分上市公司而言,先把闲置资金购买了理财产品,而后再借助资本市场再融资来拓宽项目建设渠道,由此规避了募资不能用来购买理财产品的风险,并从中提升了资金的有效利用率。

这一做法,对上市公司来说,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对投资者来说,却充满了不少的不确定风险。

其中,上市公司通过反复再融资的手段,且并未找到具有亮点的盈利出路,却从一定程度上摊薄了普通股东的权益。与此同时,如果上市公司采取非公开发行的策略,其定增价格的高低,也足以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意愿。退一步来说,如果上市公司制定出相对市场价更低的定增价格,则频繁再融资的手段,不排除存在利益输送,不断摊薄普通股东权益的可能。

当然,如果上市公司有足够的诚意,并可以找到颇具前景的盈利出路,那么对投资者的权益还是有着或多或少的保障。但,纵观A股市场的状况,上市公司再融资摊薄普通股东权益的案例不少,利益输送的行为也并不少见,而真真正正为投资者利益着想的却少之又少。

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而这庞大的资金也会通过更为隐蔽的渠道投向了其余的投资项目,从一定程度上会加剧市场“脱实向虚”的风险。或许,对市场来说,如果可以充分利用好这部分资金,并逐渐引导回实体经济,将会对中国经济带来积极性的影响。

逾800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且购买规模、参与数量的同比增长,实际上也给市场的发展带来了不少的启示。确实,面对庞大的资金规模,确实需要规范好,引导好,并需要为上市公司闲置资金找到有效的出路,同时也需要对拥有不少闲置资金,却热衷于钻空子再融资募资的行为给予规范,多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等行为,降低市场进一步“脱实向虚”的风险,尽可能减少市场中的利益输送现象。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