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证金公司止步于4.99%持股比例,不妨辩证看待之)
4.99%持股比例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就在于可进可退,进退自如,曾经是某些资本大鳄收割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器,而被称之为不道德,野蛮人,今天再度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据金融界,截至8月29日晚22:00,已经有2993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17年的中报,今天晚上公布中报的东方明珠、东吴证券、光大证券、西南证券、人福医药、海通证券。这六只股票证金公司均持股比例达到了4.99%,其中居然包含了4只证券股。实际上证金公司持股比例达到4.99%的远不止这些公司,还有南京银行、民生银行、中信证券、航天信息、东吴证券、国电电力等众多权重板块个股。唯一举牌个股是雅戈尔,持股比例5.01%。
证金公司作为国家队,大手笔增持权重板块是在证监会承诺一般不进场操作下进行的,证监会表示,随着市场逐步趋向常态化,应该更多发挥市场自我调节作用,今后若干年,证金公司不会退出,其稳定市场的职能不变,但一般不入市操作。当市场剧烈异常波动,仍将继续以多种形式发挥维稳作用,而证金公司的行为显然与证监会承诺不相符合。原因何在? 就在于上半年整个中国股市内生性上涨动力非常的弱,以市场资金博弈为主的创业板为例,创业板16年底收盘点位是1962.06点,上半年6月底是1818.07点,下跌143.99点,下跌7.34%,据媒体统计截至6月30日,沪深两市3281只股票中,半年时间里涨幅中位数为-11.05%,上涨的股票仅1002只,占比不到1/3;如剔除在今年上半年上市的次新股,沪深两市3032只股票中,半年涨幅中位数为跌12.63%,上涨股票更是仅剩761只,占比仅1/4。整个市场人心涣散。
但是市场IPO常态化推进不可能改变,因为IPO常态化是中国经济的需要,是资本市场市场化改革的需要,是打造股市成为资金蓄水池的需要,是化解世界股市独一无二的堰塞湖的需要,可常态化改革要封堵资本市场那些IPO与走势有关的舆论,因此维持中国标杆指数上证指数稳重有涨就是一个必然,而中国上证指数主要决定于金融三剑客等权重板块,因此证金公司在增持主要方向也是银行保险券商和其他一些权重较大的板块个股,所以也就有了漂亮50指数的说法。
但是在证金公司买买买的策略下,在证金公司不缺钱下,基于买进标的股的局限性,再多的筹码也要被买完,从这个方面来说,证金公司为了指数稳定可谓是殚精竭虑,心思用尽,这是用心良好的一面,因此证金公司就基本上止步于4.99%的极限位置,一旦再增持0.01%,就会触及举牌线,就需要发布举牌公告,而且一旦触及举牌线,就会面临巨大退出问题,大股东退出需要预先公告不说,5月27日发布的《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每个月通过二级市场减持不能超过1%,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能超过2%,更为关键的是增减持之间有一个6个月的时间差,证金公司运作就会带来巨大的麻烦,调控指数的意图就受到很多的制约。
因此以证金公司增持一些权重股就判断投资标的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是不一定成立的,证金公司买进持股不一定看重投资价值,而是看重对整个权重板块的合理配置,看重板块对上证指数的稳定运行作用。但是市场紧跟证金公司的影子股进行不断炒作,是一种不理性的投资行为。何况上市公司中报披露的是6月30日的持股情况信息披露已经严重滞后,以此来判断证金公司持股动向未必恰当。
证金公司持股4.99%掌握着完全的主动权,继续增持就意味着国家队举牌,这可是国家队对公司投资价值的高度认可,但是减持降低持股完全不用告诉市场,实际上隐藏着短线交易的概率,隐藏着波段操作的概率,市场对证金公司的波段运作一直存在争议,赞成者认为证金公司有效稳定了指数运行,反对者认为是在收割市场的韭菜,在与民争利。但笔者认为证金公司作为准平准基金,应该是起到稳定市场的中流砥柱的作用,而不是波段获利,只要市场稳定了,就应该坚决退出市场,让市场回归市场博弈。
证金公司掐点增持到4.99%就不再加仓增持,可能意味着后市证金公司在某些个股上的操作受到一些限制,买进的空间已经很小,卖出的空间反而增大,尤其是一些涨幅很大的个股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证金公司可能为了后市的调控指数的需要,会逢高抛售一些持股,降低持股比例,会后市护盘积累资金资源,也为增持股票预留空间。
但是证金公司不同于市场的资本大鳄,资本大鳄出货只管自己利益最大化,那管二级市场走势,那管投资者利益,证金公司出货相对而言或较为平缓,会充分考量二级市场走势的平稳健康,会顾及投资者的感受和利益,因此即使出掉部分筹码,也会是一个春雨润无声的,会利用市场狂热之际,慢慢减持,而不是一股脑儿全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