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名家观点 - 正文

郭施亮:大型IPO加快回归A股的背后

来源:价值中国网 2017-09-01 09:49:0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从中国华融到邮储银行,大型IPO加快回归A股的背后)

自去年11月份以来,A股市场基本上实现一周一批次的IPO发行节奏,并延续至今。实际上,在A股市场IPO显著提速的同时,是配合再融资新政以及减持新规升级版加以实施,试图从一定程度上减缓IPO提速对股市存量资金的抽血压力,而从近一年的市场表现来看,似乎也逐渐习惯了这种IPO发行常态化的现象。

不可否认,在IPO显著提速的过程中,再融资新政以及减持新规升级版确实起到了或多或少的积极影响。但,除此之外,仍需归功于此前实施的IPO新规,即取消了预缴款申购机制,取而代之的是中签后再缴款的模式。

在IPO新规实施以来,大大提升了市场打新的积极性,同时因市值配售的存在进一步锁定了庞大的打新资金,大幅减缓了新股发行对股市存量资金的分流影响。但是,IPO新规给予市场最直接的消极影响,则是新股中签率骤然下降,打新综合收益率也明显降低。然而,对于市场而言,更为关键的,还是在于新股是否具有持续性的赚钱效应,而一旦新股赚钱效应骤减,加上市场环境的不稳定,则容易引发大量的打新资金加速分流,不利于市场的稳定运行。

实际上,在现阶段内,IPO加速发行对市场心理层面上的影响还是大于实际影响。在此期间,若市场出现大型IPO的发行,乃至大型IPO的接连发行上市,则对市场来说,也是一个不少的冲击压力。

事实上,在市场环境有所企稳的过程中,一些已经登陆港股市场上市的大型公司,也开始有计划考虑回归至A股市场。

具体而言,2016年12月23日中国华融A股发行的申请材料获得了证监会受理,意味着中国华融回归A股的步伐开始加快。与此同时,就在近日,邮储银行以及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也就回归A股,作出了表态。其中,邮储银行董事会宣布拟申请发行不超过51.72亿股的A股,拟在上交所上市。至于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则表态称“集团董事会已经批准集团回归A股的议案。”

从中国华融,再到邮储银行、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对于这些已登陆港股市场的大型公司而言,它们正有计划加快回归A股市场,不仅有考虑到拓宽内地市场直接融资的渠道因素,而且还期待获得更好的市场估值与定位等,其战略性意图还是比较清晰的。

需要注意的是,从近年来地方银行IPO的步伐来看,也有逐渐加速的迹象,从城商行到农商行等,未来地方银行加快进入A股市场,或许还是一种大趋势。由此可见,在IPO持续提速的当下,未来大型IPO的加速回归,可能也是预期之内的事情。

大型IPO加速回归A股市场,对打新一族来说,或许又将迎来中签率较高的打新机会。但是,对于市场自身的承受能力而言,如果股市新增流动性不足以抵御陆续发行的IPO规模,那么密集的IPO,尤其是密集的大型IPO也将会削弱A股市场的自身承受能力,届时对市场的冲击影响也就逐渐体现出来了。

本来,适度IPO对市场来说,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但,从A股市场的历年来表现来看,股市却长期处于“重融资轻回报”的状态,而面对市场容量的持续膨胀,市场退市率却提升缓慢,不足以实现股市上市率与退市率的均衡发展,而多年来,A股市场只见上市率提升,却不见退市率的实际性增长。

时下,虽然大型IPO有回归A股市场的意愿,但真正过会,完成发行上市的过程也并不会在短时间内完成。由此一来,在大型IPO加快回归A股之际,实际上也就给A股市场带来了充足的准备时间,而如何加快提升股市退市率,提升股民索赔效率以及加快实现股市优胜劣汰的功能,就颇显关键了。但,退一步来说,如果市场继续加快引导大型IPO的回归,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市场自身优胜劣汰功能不足的问题,那么密集IPO对市场的冲击影响还是不可小觑的。对此,引导大型IPO的加快回归,并不宜一味追求市场容量市值的规模数量,而是更需要充分考虑到市场自身的承受能力以及投资者的适应程度。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