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年下发35批IPO批文,证监会最希望看到的结果是什么?)
随着今年9月15日新一批IPO批文的下发,今年以来证监会已经下发了35批IPO批文,合计314家企业获得了IPO批文,筹资总额不超过1577亿元,而这一规模水平已经超过2015年以及2016年全年的水平。
实际上,根据数据统计,2015年以及2016年的股市IPO家数分别为219家与227家,而筹资规模分别是1586亿元和1504亿元。由此可见,就今年前9个月的水平来看,已基本上实现了314家企业IPO,合计筹资总额高达1577亿元,均较过去两年有着一定程度上的攀升,而2017年也可以认为是A股市场的融资年。
不过,在今年以来企业IPO家数及筹资规模骤然增加的背景下,却与以往有着不少的变化。
其中,最为显著的变化,莫过于今年IPO的审核否决率较以往有着明显的提升。其中,2016年全年仅有18家企业IPO被否决,而今年以来IPO否决率却骤然提升。就在近日,8家拟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IPO中,就有4家企业的IPO申请遭到了否决,而全年否决率更是创出了新高水平,这对于排队IPO企业来说,也是一个不少的考验。
再者,自2016年以来,A股市场就实施IPO新规模式,即取消了预缴款申购机制,取而代之的,则是中签后再缴款的形式。然而,就在同一年11月份起,A股市场也开始实施一周一批次的IPO发行节奏,直至目前,一周一批次的IPO发行节奏已然成为今年以来A股市场的常态化现象,而从今年以来的市场表现来看,也有逐渐适应的过程,投资者的担忧情绪有所下降。由此一来,虽然IPO发行节奏加快,月均筹资规模骤增,但因新规模式下,对存量资金分流压力明显降低,实际冲击影响骤然下降。
除此以外,则自今年以来,虽然IPO发行节奏显著提升,但却有再融资新政以及减持新规升级版措施为市场减压,减缓IPO过快发行对股市的冲击影响。
实际上,对于市场来说,过去多年,IPO融资与再融资的冲击压力均不可小觑。其中,股市再融资规模更是远超IPO的融资规模,而从不完全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五年的时间内,股市IPO与再融资的累计规模就超过了8万亿,而再融资的规模也占据了不少的比例。由此可见,如果有效控制股市再融资的规模,约束上市公司任性圈钱的行为,且加上减持新规的约束限制,那么将会从一定程度上减缓资本市场的财富再度分配不合理现象,利于市场的持续稳定性。
事实上,自今年以来,虽然A股市场IPO已经实现常态化的发行节奏,但全年而言,股市并未显著受压,反而还出现了超过8%的年度涨幅。或许,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现阶段的股票市场已初步实现了投资与融资功能均衡发展的局面,但市场仍以存量资金作为主导的格局,股市存量博弈环境有待进一步激活。
实现股市投资与融资功能的均衡发展,一方面利于股市投资吸引力的回升,尽快恢复股市的投资功能,并加快从此前股市非理性波动风波阴影中走出来;另一方面则利于维持适度的IPO融资力度,有序实现IPO堰塞湖的泄洪,并最终实现随报随上的发行方式等。或许,站在资本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这可能也是证监会最希望看到的结果,并期望这种市场运行格局能够持续延续下去,并最终实现市场多方共赢的格局。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目前市场稳定性依旧较好,且上市公司任性圈钱以及任性套现的行为,也得到了较好地约束。但,随着IPO发行节奏的高居不下,对于未来源源不断的限售股解禁风险,即使有着减持新规升级版的约束限制,但依旧未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一潜在的问题,更可能把限售股风险问题进行后移。由此一来,在IPO堰塞湖问题未能得以根本解决的基础上,却逐渐演变成限售股堰塞湖的压力,而如何有效缓解这一后续源源不断的解禁问题,持续实现股市投融资功能的均衡发展,这也是未来治市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