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名家观点 - 正文

杜坤维:88魔咒寿终正寝已是必然

来源:价值中国网 2017-09-26 09:53:1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公募基金物是人非 88魔咒寿终正寝已是必然)

中国股市魔咒特别多,基金持仓也整出一个88%魔咒,就是说当公募基金持仓仓位达到88%以上的时候,股指就上涨乏力,甚至会出现大跌。

最新的一份基金仓位数据报告显示,相对于二季度末整体仓位水平而言,目前股票型基金的整体仓位已经达到90.40%,上升3.47%;混合型基金整体仓位达到62.64%,上升5%;与此同时,有73%的基金公司在第三季度有所加仓。市场88魔咒担忧声音再度响起。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刻舟求剑的思维,是要不得的。

如果单纯以公募基金持仓比例来判断股市未来走势涨跌,笔者认为并不客观,甚至是一种刻舟求剑的方式,容易出现投资失误,从基金仓位来说,最高可以加仓到95%,离88%依然有空间,并不是说基金仓位到88%就停止加仓甚至减仓,这只是一种想当然的思维,股市涨跌主要取决于股市运行环境。

实际上所谓基金88%魔咒,是基于历史数据的一种统计,在2005年前后,公募基金是市场主导力量,公募基金的持股变动对市场影响自然很大,据媒体资料2004年,公募基金合计持有流通A股市值占总市值的比重为14.7%,此后3年持续上升,特别是2007年达到25.7%,是2004年至今的最高值,那一轮超级牛市就是公募基金发动的,公募基金联合持股造就了诸多牛股,如中国平安、中国船舶、中国神华、中信证券等等。由此可见,在上一个史无前例的大牛市的熊市底部,公募持股比例最低,而到了牛市高点,它的持股比例也最高,达到了1/4左右。2008年是个大熊市,当时公募所持市值的占比,已经下滑至19.8%。此后连年下滑,到2010年降至10%以下。

此后由于市场走势不佳,基金投资收益不尽如人意,加上老鼠仓等负面新闻不断,公募基金发展遭遇了历史的低谷,从2010年12月到2016年12月,每年年底的公募持股市值分别为18128.46亿、13274.45亿、14071.66亿、13539.25亿、15369.33亿、18811.76亿,以及16636.04亿。除了牛市带动的2014年、2015年,公募的规模整体处于下降趋势,首尾规模相差近1492.42亿元。更惨的是,这几年中国股市进入了快速的扩容器,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处于急剧膨胀阶段,公募占A股总市值和自由流通市值的比例,自2015年6月见底后走平,并连续6个季度基本维持不变,但至2016年四季度,基金持股占比再次下滑。经过六年,公募占市值比例,已经从6.83%下降到3.28%;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也从9.39%降至4.23%。说公募已经被边缘化,对市场的影响力也已经是越来越小了,不再能有05年前后那样具有呼风唤雨的本事了,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88魔咒了,最多就是一种心理短暂影响罢了,88魔咒成为了市场的一种庸人自忧。

金融界资料,公募基金看,数据显示,股票型基金今年1月的规模为6812亿元,9月为7181亿元,小幅增加369亿元;而混合型基金今年1月的规模为17658亿元,9月为18437亿元,小幅增加779亿元。总体加仓规模只有1148亿元,前三季度中国沪深交易所300多只新股上市,融资金额逾1700亿,按照平均150%涨幅,流通市值增加4250亿元,加上股指上涨,流通市值增加,笔者认为可以判断公募基金持股市值占总流通市值没有太多改变,基本上维持4%左右的比例,这样一个比例的公募基金仓位变动对股市影响是很小的。

何况目前主导市场股指中坚力量的是证金公司,一者资金量庞大,可以秉承不计成本的买进,推动股指上涨,而者一举一动受到市场高度关注,容易诱发市场跟风炒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使公募基金降低仓位减持股票,证金公司完全有能力有概率买进基金减持的股份,维持指数的稳定。上半年上证综指不断上涨,与证金公司买买买策略是有极大关系,证金公司买进了大量权重很大的银行券商个股,才有漂亮50指数,才有上证综指稳健上扬,与公募基金仓位变动虽然有一些关系但绝对不是主导力量。

最新的一份基金仓位数据报告显示,相对于二季度末整体仓位水平而言,目前股票型基金的整体仓位已经达到90.40%,上升3.47%;混合型基金整体仓位达到62.64%,上升5%;与此同时,有73%的基金公司在第三季度有所加仓。如果仅凭这个来判断后市走势趋弱是不客观的,毕竟物是人非,公募基金对市场影响已经大不如前变得式威,目前股市主导力量已经不再是公募基金了。

因此目前以基金仓位变动来判断股市走势已经不合适,尤其是拿基金88魔咒来说事更不合适,基金魔咒从中国股市退出是一种必然,除非基金发展有一个质的突破。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