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门口的“野蛮人”,我们要不要排斥?)
近期,格力电器举牌海立股份的消息引起市场的极大关注。虽然市场上的举牌案例并不少见,但海立股份被举牌之所以更吸引眼球,与其举牌方为格力电器密切相关。曾经,格力电器遭遇过“门口野蛮人”的困扰,如今自己却可能扮演“门口野蛮人”角色。也正因如此,对于是否有意通过举牌控股海立股份,格力电器回应称“目前没有获取海立股份控制权的计划”,以表“清白”。
去年11月底,前海人寿增持股份至4.13%时,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进行过“痛斥”,以表达对于“门口野蛮人”的愤怒。此次格力电器增持海立股份,且达到5%的举牌线,格力电器与董明珠显然不愿被扣上“野蛮人”的帽子。否则,既痛恨“野蛮人”,又充当“野蛮人”,格力电器无异于在对待“门口野蛮人”问题上持双重标准,这无疑是值得商榷的。
格力电器举牌海立股份,客观上属于产业资本对于实业的举牌,这与前海人寿以金融资本举牌格力存在本质上的区别。而且,由于格力电器本身是海立股份的客户,举牌后,格力又将成为海立股份的股东,两者之间的关系无形中更进一步。最重要的还在于,海立股份作为国内压缩机龙头企业之一,尤其是在新能源车用压缩机占据市场领先地位,格力的举牌,更意在整合行业资源,以实现做大做强,这亦是格力方面表态称,如果海立股份控股股东有转让股权的计划,格力承诺参与的原因。
基于对海立股份的看好,如果其控股股东谋求转让股份,格力出手的可能性极大。不过,在格力电器举牌海立股份的过程,其表现堪称“理性”,这是该案例表现出的一大特点。而理性举牌上市公司的,还有险资。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A股及H股共有31家公司被险资举牌,2016年降低为15家,而今年以来,仅2家险企共发起6次举牌,涉及的6家公司中,其中3家为港股上市公司。这表明,近几年险资举牌的上市公司出现下降,涉及的险资公司也出现下降。险资举牌变得更加理性与谨慎,而这与市场环境的变化有关。
2015年与2016年堪称险资举牌最疯狂的两年。宝能系旗下前海人寿增持万科股份、格力电器,以及南玻董事会遭到血洗等,背后都与险资举牌有关。此外,恒大人寿在多家上市公司“买而不举”的行为,也遭到市场的质疑与诟病。在此背景下,保监会叫停了前海人寿的万能险业务,对前海人寿与姚振华进行了处罚。此外,保监会也暂停了恒大人寿的股票委托投资业务,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股票 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对险企股票 投资根据持股份额变化实施差别监管,对险企股票 投资涉及上市公司收购的实行事前核准制度。这一系列举措,对险资举牌上市公司形成巨大的震慑。而从今年险资举牌标的看,符合财务投资原则,能带来稳定投资收益是险资选择举牌标的的重要因素之一。险资举牌后,将成为财务投资者,而不再是“韭菜收割机”,这是今年股市举牌的另一大特点。
无论是董明珠曾经痛斥“门口野蛮人”也好,还是格力电器不愿被扣上“门口野蛮人”的帽子也好,作为一个正常的资本市场,我们是不应该也没有必要排斥“门口野蛮人”的。事实上,上市公司遭遇“门口野蛮人”与其股权分散有关。而某些上市公司的股权之所以分散,或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偏低,则是由于其减持套现的结果,这一点在上海新梅表现得最为明显。这实际上对大股东的大肆减持也敲响了警钟。当然,“门口野蛮人”的出现,也与公司治理紊乱有关。公司治理存在问题,上市公司的业绩与发展均会受到影响,最终传导至股价上。股价偏低往往为“门口野蛮人”的切入举牌创造了条件,既有利于其增持股份,又有利于其降低举牌成本。因此,“门口野蛮人”对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也能起到一种间接的促进作用。当然,对于那些恶意举牌,或把举牌作为“割韭菜”工具的“门口野蛮人”,我们应该坚决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