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保险业“变”了,险企出路在哪里——保险“大咖”有话说)
“保险业说到底是一个服务行业,要回归本源,就要回到保障服务的本质上来,如果不从这个初心出发,我们就会忘了自己是干什么的了。”平安人寿董事长兼CEO丁当近日在中国寿险业10月前海峰会上发表了这一观点,并得到不少与会保险“大咖”的认同。
这几年,少数人身保险公司通过销售短期限产品发展很快,块头不小,但业务结构单一,内含价值不高,导致业务大起大落,形成流动性风险隐患,对全行业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严监管之下,保险业如何回归本源?保险公司的出路在哪里?
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峰会上说,人身保险业正由粗放经营向精细管理转变。拉人头、拼价格等外延式粗放式的扩张老路必然走向没落,只有通过精细管理实现内涵式集约式发展,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监管层的表态,一方面表明保险业的发展理念正在发生转变,另一方面也为保险公司转型指明了方向。
“保险业的核心价值在于风险管理。”中国人寿总裁林岱仁说,寿险公司可以结合客户在生老病死等方面的风险保障需求,推行客户需求场景化管理,同时加强与医疗机构合作,积极参与养老保障体系和医疗保险体系建设,打造大养老、大健康风险管理产业链,提升客户风险评估和管理能力。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围绕‘保障’做文章”引起了与会嘉宾的共鸣。太平洋寿险董事长徐敬惠表示,要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大力发展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长期健康和养老保险业务。
“同样的产品,别人销售时连哄带蒙,你因为有优质的服务,老百姓就愿意买。”黄洪说,要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完善保险产品定价,实现精准营销和优质服务,消除销售误导、理赔体验差等行业弊病。
丁当表示,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将改变保险业。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需求呈现多元化、简单化、互动快等特点,而传统寿险产品周期长、产品复杂、互动频率低,要更好地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在研发产品时必须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新特点。
保险业回归保障本源,在做强主业的同时,必须在行业发展和防范风险之间找到平衡点。这几年,少数人身保险公司出现的治理失效、虚假资本、违规运用资金等问题,就与漠视风险直接相关。
“要从源头防控风险,不能投机取巧、急功近利,更不能试图钻制度空子甚至以身试法。”黄洪说,强化风险管控,重点是资产负债匹配管理,要完善定价、投资、风险管控机制,实现资产负债在长期、中期、短期上的科学匹配,防止错配过度。资产端和负债端的管理不可偏废,两头都要抓好,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感觉当前行情难把握?追高就被套,低吸却不涨,怎么办?关注“嘉哥说股”微信公众号,全面大盘分析、预测精准,更可免费问股!为您详细解答个股难题。16年实战经验倾囊相授,拿起手机扫描下图二维码 关注“嘉哥说股”,炒股不再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