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产业逻辑引领举牌新潮流)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19日,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公告资金增持达到举牌(或二次举牌)的案例为64起,相比去年同期的80起,同比下降20%。通过案例梳理可以发现,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野蛮人敲门”的举牌模式偃旗息鼓,一种由产业逻辑主导的举牌模式正悄然登上市场舞台。
资金风格趋于稳健
事实上,最近两年上市公司被举牌案例数量正趋于下降,2015年全年共有143例,涉及87家上市公司;2016年全年下降到110例,涉及71家上市公司。从上市公司所属行业来看,今年以来的64起举牌案例中,共有33起为制造业企业,占比51.56%;7起为房地产企业,占比10.74%;批发和零售业企业以及农、林、牧、渔业企业则各有6起举牌案例,占比均为9.37%。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几乎没有农业企业被举牌。
从举牌资金来看,今年以来险资举牌上市公司的数量骤降。根据公开信息,今年仅有2家险企共发起6次举牌,其中平安人寿举牌两家港股公司,一家海外公司;中国人寿则参与了京能电力一年期非公开发行、青岛港新发H股配售,以及中国联通非公开发行。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年险资共进行了59起针对A股上市公司的举牌,涉及31家上市公司;而到2016年,已经暴跌至仅对6家A股上市公司发起了6起举牌。分析人士指出,伴随监管措施密集出台,险资举牌力度今年大幅降低,回归稳健低调。
双赢模式逐渐形成
通过梳理今年以来的举牌案例,不难发现资金的风格与过去已经大不相同。从行业而言,除了多家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被举牌外,商业零售、化学原料、农牧养殖等行业的上市公司也开始进入举牌资金的视野。而这一趋势,又恰恰吻合了当前消费升级、产业升级、供给侧改革等发展主题。
日前,海立股份发布公告,格力电器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海立股份股票4331.56万股,占海立股份总股本的5%。对此,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回应称,此举主要是因为格力为弥补产能不足,需要大量采购海立的压缩机。
汉商集团也曾公告称,股东卓尔控股及一致行动人阎志通过二级市场再次增持公司股票,目前合计持有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30.00%。卓尔控股及一致行动人阎志还在回复监管问询函时表示,本次增持是出于对汉商集团发展前景看好,且希望与汉商集团建立更加紧密的业务和战略合作关系。
在上述案例中,举牌方不再是过去常见的大型险资,而是与被举牌公司同属一行业。分析人士指出,这种同行举牌动作的背后,是上市公司寻求在产业链上寻找合适标的,连接起股权和资本,进而增强业务往来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严监管的氛围无形之中给产业举牌资金提供了良好发展契机,进可进行上下游布局,退可加强行业同行竞合。更重要的是,部分举牌方与被举牌公司在双方业务层面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双赢模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