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全球市场 - 正文

电商第三方平台对对碰 苏宁价格优势获研究机构肯定

证券之星综合 2017-10-20 15:43:4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天风证券研究所新鲜出炉了一份关于国内零售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专门对几大一线零售巨头的第三方平台进行了对比研究,报告认为苏宁的第三方平台最具价格优势。

报告指出,作为电商平台,如果纯粹依靠自营业务发展,盈利规模十分有限,事实上京东与阿里的净亏损与净利润的比较已经部分说明了这一问题的存在。且对于3C品类(毛利率约5%),日用品类(毛利率10-15%,客单小,物流和耗损高),由于毛利难以覆盖费用,所以更多是贡献收入,而非利润。第三方业务能够带来的收入包括:平台使用费、佣金、广告费、物流收入、金融收入等,且毛利水平显著优于自营业务,能够实现高净利。苏宁、京东都是以直营模式起家,赚取差价的商品变现的钱,而又都希望努力拓展第三方平台业务赚取流量的利润。截至2016年末,京东第三方平台共有商家12万。

图表1:第三方平台GMV占比:苏宁vs京东

且从国内电商渗透率看,2016年线上占社零比例为12.6%,具体品类渗透率方面,服饰约30%,家电3C品类约40%,快消品类约5%,家具家居类约4%。而从趋势上看,未来提升空间最大的即在于快消品类,其次是服饰。要实现对于不同品类,尤其是长尾商品及客户的覆盖,依靠自己的力量一定是无法完成的,所以为了提高消费者黏性和购买频率,第三方平台业务发展势在必行。

图表2:2017年平台商家入驻资费一览:苏宁vs京东vs天猫

报告认为,第三方平台业务能否发展成功取决于前文中所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否有足够大的流量规模,以及平台本身的定位。苏宁和京东有着相似之处,其最初的和目前留给消费者的印象都是一个3C家电零售商,平台用户以男性为主,且一二线城市的占比相对较高。其流量的属性标签,如3C、家电、自营等,都会导致其难以形成对于第三方平台商户的有效导流,甚至形成左右手互搏。因此,这也是京东平台被诟病的重要方面。

此外,平台本身的定位中,是否能够有效提高入驻商户的运营效率,收费标准是否合理等都是考量的重要方面。从3家平台的入驻资费看,目前苏宁的价格显著低于京东和天猫,京东的扣点较其他平台更高,且苏宁和天猫都有设置返还年费标准。从实际take rate角度看,京东平台2015年以后take rate基本都分布在3.2-3.5%左右的区间内,部分已经高于阿里平台take rate,就目前京东三方平台业务所能提供的流量情况或许显得略高了。

图表3:京东take rate变化趋势

在能否实现第三方平台的有效增长方面,目前能够十分确定的仍然在于阿里系平台。提高收费和锁定后台库存做优惠等方式,往往更可能导致商户的用脚投票。因此,这个维度的完善极度依赖于流量的提升。短期看,京东较苏宁具备一定优势,但是报告认为其目前在三方的优势并不像阿里平台一般牢固和难以追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