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财政部重新筛选PPP项目 不合规的要清理出库)
在经历了前两年飞速的规模扩张之后,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市场进入了规范发展的新阶段。记者从11月1日举办的“2017第三届中国PPP融资论坛”上了解到,抓规范、严监管、控风险正成为PPP创新改革在新的历史阶段的重点任务,不规范项目要清理出库。
加强监管之际,统一的顶层设计也亟待落地。记者获悉,PPP相关条例和法规正在加快制定出台。包括税收政策、金融支持、定价机制等在内的一系列体制仍需完善。
不规范项目清理出库
从2014年推出至今,PPP已迅速成长为万亿级市场,隐性风险不容小觑。“一些地方对新发展理念贯彻还不到位,特别是把PPP模式简单化、作为政府的一种投融资手段,产生了风险分配不合理、明股实债、政府变相兜底,重建设轻运营、绩效考核不完善,社会资本融资杠杆倍数过高等泛化异化问题,积累了一些隐性风险。”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说。
针对这些问题,史耀斌提出,严把PPP模式的适用范围和边界,防止将商业项目和纯工程项目包装成PPP项目进行融资,坚决剔除不规范项目。同时,加强财政支出责任监测,严守财政支出10%的“红线”。
具体来看,“对不具备条件、未规范开展‘两个论证’的项目,特别是那些不属于公共产品供给体系、自己的资本金不到位、资本金穿透以后都不是自有资金、未来项目运行没有很好的绩效、过度依赖政府付费的项目,我们有考虑把它剔除。”财政部金融司司长王毅提出。
“财政部的项目库是能进能出的。”财政部PPP中心主任焦小平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要按照考核规定把PPP示范项目重新筛选一遍,下一步要对各省内部的存量项目筛选一遍,不合规的要退出。
项目资本金穿透监管
在项目的社会资本参与方,王毅提出了自有资金实力不足的现象,举债借贷参与PPP,小股大债叠加风险。
对此,王毅特别强调,要坚持资本金的管理。“要求对资本金做真正的穿透,而不要让政府所谓的各种公共性的基金、投资性的基金小马拉大车,更不要让社会的资本参与方用借来的钱作为资本金,再用银行的钱做运营。”
对于下一步工作,史耀斌提出,控制实体企业融资杠杆倍数,严防表外业务风险,加强部门监管协同联控,预防金融财政风险。
目前,PPP项目的融资额已突破10万亿元。据财政部最新统计,截至9月末,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的入库项目累计投资额达17.8万亿元。在入库项目中,已进入开发阶段的项目总投资约10.1万亿元,其中已落地项目投资额约4.1万亿元。
统一顶层设计
加快PPP条例出台
当前急速前行的市场仍缺少完善的法规体制。史耀斌表示,接下来要配合做好PPP条例等制定工作,统一顶层设计。出台PPP税收政策,制定金融支持政策,完善要素市场化定价机制。
焦小平向上证报记者解释,在税收方面,PPP项目存在重复收税的问题,未来税收政策要进一步完善。在融资体制上,PPP项目应该是以现金流为主的融资,而现在的金融机构仍是以资产负债表为标准进行判断。另外,在使用者付费和绩效付费的定价调价机制中,按照什么原则定价、在什么时候调价,都需要明确完善。
此外,王毅透露,要加快建立健全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统计监测体系,强化财政承受能力10%“红线”的硬性约束。
未来,财政部将推动PPP进入规范、有序发展的新阶段。这建立在四个观念上的转变,包括从关注落地率到关注规范性,从增量为主到存量增量并重,从关注短期效应到关注中长期效应,从推动国内发展到拓展国际合作,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