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地方融资平台去杠杆 防止局部性“明斯基时刻”)
最近市场热议的“明斯基时刻”,除了容易积累投机情绪的股市、房市之外,笔者认为数量众多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也值得重点关注。
当经济长期繁荣,资产价格持续上涨,导致投机活动增多,投机过度使得投资方现金流吃紧,一旦资金链紧绷到必须卖掉手头资产,这种抛售行为如果过于一致,会导致资产价格的持续下跌,造成资产价格崩溃,“明斯基时刻”就到来了。
这是一种“共振效应”,因为预期、行动过于一致,造成资产价格过山车式巨幅震荡。
由于地方融资平台容易出现一致性的加杠杆行为,将各种政策利用到极致,一直是我国债务管理的一大重点。不过,今年以来,中央防范金融风险、遏制地方隐性增量、推动城投公司转型等,都致力于化解这方面的潜在风险。
精打细算、谋划长远
不少学者总结过,我国地方政府的区域竞争,是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动因之一。地方都寻求实现快速发展,上项目的热情很高,是一种行为趋同。
地方政府很多时候选择基建项目,像高速公路、片区开发、市政道路、供水供热、园林绿化等,这些领域多是地区发展的物质基础,或者外溢性强,或者能提高公众福利--市场化主体在这些领域往往积极性不高,需要政府主导投入。
这类项目需要适度超前,与我国高速城镇化进程相适应。前期投入大、项目回收周期长,仅靠年度财政结余资金,注定工期漫漫,举债是合适的选择。尤其是随着城市基建的完善,土地能实现迅速升值,还能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
地方投融资平台应运而生。通过政府土地、国有资产的注入,加上后续财政的补贴,如此包装形成的投融资平台这一市场主体,可以自身资产或未来现金流(有时候是后续财政补贴)抵押,去银行贷款,把杠杆放大。
地方政府通过加杠杆,推动我国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公路轨道网络发达,公众福利大幅提升,各方都是赢家。
不过,正如在房地产高速发展的时候,我们难以想象未来需要靠政策刺激来“去库存”,土地有卖不出价钱的时候;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态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当大路大桥等城市硬件起来之后,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成为短板,需要财政持续大力投入--包括土地收入在内的公共财政,必须要精打细算、谋划长远。
应该怎么办?地方融资平台加杠杆的政策必须要收一收。于是在2008年“四万亿”刺激之后,到2010年经济增速趋缓时,控制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变得尤为必要。
在促发展与防风险中取得平衡
虽然监管部门在2010年就意识到要控制地方债无序扩张,但监管政策未必马上奏效。
随着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扩张。相关部委在2016年摸底包括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债务在内的政府性债务之后,2017年对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行为全面收紧。
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划清融资平台和地方政府的信用,划清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信用。从目前效果来看,随着2010年以来隔三差五对融资平台违规举债施压,反复重申融资平台不得替政府举债,“城投信仰”不再那么牢不可破,市场投资者对城投债的偏好在下降。
但也有地方政府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地方政府如果善加运作,既能避免债务风险,还能促进地方经济更好的发展。
让地方在经济建设中更多地发挥自主权,听起来没有问题。但防控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也是经济转型期的重要任务。
在促发展与防风险中取得平衡,需要在收紧违规举债渠道的同时,合理满足地方融资需求,像地方政府债券、PPP模式、政府投资基金等。
在眼前,厘清政府和融资平台边界,破除“城投信仰”,规范各方举债行为,打破财政和金融相互捆绑的怪圈,明确权责关系,仍是当务之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