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年末收益水平波澜不惊 去杠杆下银行理财加速回归本源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7-11-13 08:52:4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年末收益水平波澜不惊 去杠杆下银行理财加速回归本源)

“今年银行理财产品整体收益水平不太给力。临近年末,预期收益率比上半年涨了一些,但超过5%的产品要么起购点高,要么期限长,而且经常还抢不到。”在近几日对投资者的采访过程中,中国证券报记者听到不少类似声音。

与前几年动辄超过5.5%的预期收益相比,今年年末的银行理财收益水平颇有些“冷静”。对此,专家和市场人士指出,今年以来,金融去杠杆政策效果明显,尤其是同业理财规模减少显著,预计全年的理财产品规模难有大幅增长。另外,严监管遏制了资金空转现象,使理财资金配置加速回流实体经济,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水平。

业内人士预计,等到金融机构资管监管政策、银行理财监管新规正式落地后,银行理财业务将加速回归“受托理财”本源,市场规模仍会继续增加,但增速将大幅放缓。

预期收益率不及往年

“目前我行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可以到5.2%,但是起购金额一般在20万元。”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理财客户经理胡倩对中国证券报表示,年末到网点咨询产品收益率情况的投资者不少。尽管5%左右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不及往年,但是相较于今年上半年4%左右的水平,还是有了明显上涨。因此,近期该行理财产品发行后通常都被认购一空。

多位国有大行的理财客户经理直言,近年来,中小城商行、农商行是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发行主力。“因此,有投资者来寻找高收益产品时,我们会建议他们去一些城商行、农商行看看。”

融360监测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63%,较9月份上升了0.02个百分点。融360分析师认为,三季度考核节点过后,流动性偏紧状况并没有缓解,银行理财收益率继续小幅上升,不过幅度较小。展望未来,虽然整体来看下半年市场流动性相对平稳。短期来看流动性不会有太大变动,但12月银行面临年底考核,届时资金成本上升是大概率事件,所以未来两个月银行理财收益率很有可能持续小幅走高。

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10月28日至11月3日一周,264家银行共发行了1653款银行理财产品(包括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开放式预期收益型、净值型产品),发行银行数减少38家,产品发行量减少169款。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64%,较上期上升0.01个百分点。保本类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排名靠前的地区为黑龙江、新疆、吉林,分别为4.28%,4.23%,4.22%;非保本类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排名靠前的省市为天津、上海、四川,分别为4.88%、4.86%、4.86%。

资金配置回归实体经济

业内人士直言:在去杠杆、严监管的趋势下,银行‘出表’受限制,理财资金加速回流到实体经济,而实体经济企业承受的资金成本是有限的。

资产端收益水平下降,理财产品资金端的预期收益率自然不及往年。

某股份制银行金融市场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可以承受高成本的项目往往是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现在这些项目受到严格限制,银行自己也在调整理财资金的投资策略。”

“另一方面,提高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是一些城商行或规模较小的股份制银行为了‘年底冲量’而推出的应急举措。”不少券商分析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上涨与流动性市场波动相关,今年总体的流动性状况不像往年那么紧张。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此前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7上半年)》显示,银行理财产品通过合理配置各类资产,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实体经济,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上半年,累计20.93万亿元的理财资金通过配置债券、权益类投资等方式投向了实体经济,占理财资金投资各类资产余额的73.42%,首次超过了70%,增幅为6.51%。同时,为响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压缩产能过剩行业的信用债余额,仅煤炭开采和相关制造业的信用债余额较年初下降了6.13个百分点,另外增加了小微和“三农”债券。

全年规模难有大幅增长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理财产品余额同比增速降至6.5%,较去年同期下降27个百分点,已连续七个月下降,其中同业理财今年以来累计减少2.2万亿元。部分理财业务发展较快的银行,目前增速逐步回归至较合理水平,股份制银行中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家银行,其理财余额较年初减少了2000多亿元。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余额的同比增速,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40和90个百分点。

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三季度个人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49695款,环比增长10.03%,存续规模为18.58万亿元,环比增长1.18%,占存续规模总量的65.32%,环比下降0.12个百分点。

对于今年的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多数券商分析人士认为总体趋稳,难有大幅增长。

中银国际分析人士指出,从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来看,发行数量仍在快速增长,但募集资金额同比开始减少。而从理财产品发行机构来看,理财资金余额占比前三名机构为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国有大型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从理财余额来看,上半年各类银行的理财规模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股份制银行理财余额下降规模最大,其次是国有大型银行,只有外资银行的理财余额略有上升。

国泰君安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覃汉预测,到年末同业理财规模有望再下降1万亿至3万亿以下,较年初峰值“腰斩”,金融去杠杆取得较明显成效。

申万宏源分析师孟祥娟认为:“展望年末的理财总规模,我们认为虽然同业理财缩减,但是个人理财增速较快,基本弥补了同业理财下行。预计今年理财总量可以维持去年水平,不会有太大下降。”

而对于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方向,专家认为,银行理财业务将加速回归“受托理财”本源。同时,在宏观审慎框架的引导下,未来银行理财将更注重与实体经济的对接,发展方向将从重“数量(规模)”转变为重“质量”。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仇高擎预计,金融去杠杆、严监管政策等仍将得到延续,随着金融机构风险逐步出清,以及监管边界的日益明晰,银行理财业务的结构性调整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分析人士建议,与银行理财的收益能力相比,银行未来发展理财业务时培养风险控制能力也尤为关键。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指出:“在严监管环境下,银行重新审视了理财业务的发展模式,强调前瞻性的风险防控措施,同时加强人工智能在风险控制领域的应用,未来发展程度更为成熟的全国性银行必然继续保持较为出色的风控能力得分。”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