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投资理财别当“甩手掌柜”

来源:证券时报 2017-11-25 08:15:4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投资理财别当“甩手掌柜”)

“要不要买个银行理财产品?”“你还敢买么?现在出台了资管新规,理财产品不保本啦。”这是笔者近日在深圳某银行无意中听到两名投资者的对话。

11月17日,相关部委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新规》”),被市场称为“资管新规”。这个首次横跨各类机构的纲领性文件,涵盖了资管业务的方方面面,可谓“干货满满”。

《新规》出台的主要目的在于统一产品标准、消除监管套利、规范业务发展等,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海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姜超全面分析了《新规》的影响,认为《新规》遏制了资管规模无序扩张,穿透监管下,“影子银行”无处遁形。尽管短期融资条件收紧对经济不利,但有利于资源配置到更有效的领域,长远来看,《新规》利于经济。从行业来看,未来资管行业的“野蛮生长”将告一段落,打破刚兑有利于回归资管业务本源,统一监管下主动管理能力强的机构将进一步脱颖而出,先破而后立,《新规》将重塑行业的格局。

因为《新规》规定,降低期限错配风险,金融机构应当强化资产管理产品久期管理,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最短期限不得低于90天。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最直接的感受应体现在银行理财上的变化:今后,3个月以下的银行类理财产品将消失不见。

其次,投资者在购买了理财产品后,不能再当“甩手掌柜”了。当前市场上的各种投资理财产品纷繁复杂,投资规则也让人眩晕,投资者对自身承担的风险并不清楚。一直以来,刚性兑付成为隐性规则广泛存在。大多数人在投资理财时具有盲目性,本着“虽然不赚钱,但是绝对不亏钱”的观念,认为银行或者机构一定会兑付,于是选择了理财产品后,也乐得当起了“甩手掌柜”。

事实上,投资是件很严肃的事情,投资者的认知、投资专业水平以及风险意识都应该有待加强。如今,《新规》明确了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打破刚性兑付,并明确了刚性兑付的概念,包括行为过程和最终结果的认定,还提出对刚性兑付的机构分别提出惩戒措施。打破刚性兑付变得更具操作性,并要求金融机构将对资管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同时,有部分金融机构将投资收益超过预期收益率的部分转化为管理费或者直接纳入中间业务收入,而非给予投资者,这种“隐形现象”也讲得到有效的遏制。

《新规》打破了刚性兑付这一隐形规则,短期上会导致银行类理财方式的吸引力会下降,但长期来看,它不仅仅是在机制上对整体的系统风险进行了有效控制,还为打破刚性兑付的文化提供了基础。一方面,从根本上打破刚性兑付,需要让投资者在明晰风险、尽享收益的基础上自担风险,金融机构的服务内容将有所变化,必将加大对投资者风险观念的教育和引导;另一方面,《新规》还推动了预期收益型产品向净值型产品转型,真正实现“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回归资管业务的本源,也便于投资者对自身的投资风险和收益有相对明晰的了解。

笔者注意到,早在2014年,央行就曾明确提出刚性兑付增加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并引发道德风险,应予以有序打破,随后几年,“打破刚性兑付”又多次在银监会等机构的文件中。银行发行净值型理财产品在越来越多,有数据显示,目前银行发行的保本类理财产品占比不足四成,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越来越成为主流。

“刚兑时代”宣告结束,“买者自负”的时代,再抱着“甩手掌柜”的态度理财投资显然不合时宜。要跟上理财市场的风云变化,投资者就要不断学习理财知识,提升理财的专业水平。对于风险应该正确看待,投资者对收益特别高的投资理财产品更应引起重视。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