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精神神经用药异军突起 灵北更多创新药物即将进入中国)
精神神经疾病药品近年来在中国市场的需求日趋上升。
“我们将利用精神、神经疾病领域的经验和专长,为全球患者研发高标准的创新药物。” 11月23日,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首届“2017中国大健康产业峰会”上,灵北中国总裁兼总经理柯嵩涵表示,医药企业可以为社会提供疾病领域的专业知识,来履行社会责任。
灵北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精神及神经系统的全球性制药公司,拥有超过70年在神经科学领域最前沿的研究经验,目前,很多新产品进入后期开发,产品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过去的十年里,灵北中国销售额快速增长,中国已成为灵北全球第二大战略市场。
未来提供更多创新药物
灵北中国于2007年在北京正式成立,专注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四个疾病领域。多年来,灵北中国始终致力于精神和神经系统领域的知识普及和教育,推出多个疾病教育和专业学术交流项目。
在柯嵩涵看来,灵北正在利用自身在精神、神经疾病领域的丰富经验和专长,为全球患者研发更高标准的创新药物,并借助在相关疾病领域的专业知识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灵北通过与合作伙伴合作的方式进入中国以来,上市了一系列经典药品,如治疗抑郁症的黛力新、喜普妙、来士普,治疗中重度至重度阿尔茨海默型痴呆的易倍申。截至目前,灵北中国的产品组合惠及了超过2000万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患者。
灵北公司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安齐来用于治疗抑郁症的心达悦将于2018年在中国正式上市;未来在帕金森领域、阿尔茨海默病领域也会有新的药品上市。
据了解,中国政府已经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加快了新药的上市,有业内人士指出,新药上市也或将提速。而对于中国陆续出台的新政策,柯嵩涵也表示备受鼓舞。
据了解,精神神经领域疾病的医疗现状也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也出台了多个相关支持文件。
如2016年10月25日,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特别强调:“促进心理健康”,加强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促进健康老龄化”,强化老年人健康管理、加强老年痴呆症等的有效干预。
2016年12月7日,国务院出台《“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提出强化精神疾病防治。逐步建立和完善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开展焦虑、抑郁等常见精神障碍早期筛查和干预试点,抑郁症治疗率显著提高。
将更多的资源下沉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系列法律、法规、规划的密集出台,意味着我国政府对精神神经疾病领域的高度重视,也说明目前我国在精神神经领域存在着大量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表明,中国抑郁症发病率为3.02%,目前已经有超过4000万抑郁症患者。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于欣教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抑郁症就诊率非常低,只有7%-8%。
对此,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施慎逊教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认为,抑郁症就诊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认知率低和病耻感,在所有的精神疾病中,抑郁症最广为人知,却也最容易被误解。
在柯嵩涵看来,抑郁症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还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世界卫生组织在2012年发布的一份题为《抑郁症:全球性危机》的报告中指出,抑郁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负担疾病,预计在2030年将上升至世界疾病负担首位(疾病负担,是疾病、伤残和过早死亡对整个社会经济及健康的压力).
而老年痴呆症是另一个被长期忽略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国老年痴呆症患者人数也高居世界首位,全球每四个患者中就有一个中国人,这使得老年痴呆症正在成为中国社会巨大的负担。
对此,柯嵩涵表示灵北中国希望能够覆盖更多的区域,未来也将进一步扩建团队进行产品的推广,并且借助分级诊疗政策推广将更多的资源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中。“未来5-10年,灵北中国的运营规模更会增加两倍,进一步增加我们的组织建设和研发投入,特别是在中国本土化组织架构的建设和扩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