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18年金融市场五大预测)
预计2018年M2增长9%左右,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长12.5%左右,新增人民币贷款13万亿元
信贷市场
货币信贷“不松不紧”
消费贷款增速趋缓
2018年,定向降准政策开始实施,货币信贷将改变2017年总体偏紧状态,真正回归“不松不紧”,信贷将继续平稳增长。但考虑到去杠杆政策持续和房地产抑泡沫延续,货币政策整体将稳健,不会根本性转向。
与此同时,考虑到股市企稳,债市继续大幅下跌可能性较小,实体经济从资本市场融资的功能修复,直接融资将改变2017年持续减少局面。
此外,受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基建投资继续发力、房地产市场降温等影响,信贷结构将更加均衡。
第一,非金融企业贷款保持较快增长。工业生产稳定和企业盈利温和增长,带动相关融资需求继续平稳有增。
第二,基建投资融资需求仍然较大。2018年,宽财政政策持续,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的信贷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第三,个人消费贷款增长稳中趋缓。2017年四季度以来,相关部门加大了对“消费贷”业务的治理,预计2018年个人按揭贷款增长将回落。预计2018年M2增长9%左右,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长12.5%左右,新增人民币贷款13万亿元。
货币市场
流动性维持紧平衡
资金价格或波动趋升
2018年,针对普惠金融领域的定向降准政策开始实施,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将形成一定的支撑。但是,国内外的一系列形势变化可能对流动性造成一定的冲击。一是美元阶段性走高将加大货币市场时点性紧张压力。2018年,美联储加息预期、较为正面的经济和就业数据,都将会提振美元。尽管由于美国税收改革、贸易政策以及外交政策等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美元走强的道路将多有波折,但美元阶段性的走高仍将会使人民币汇率承压,引发跨境资金的流动,带来时点性的流动性紧张和利率上行压力。二是金融体系降杠杆、防风险仍将是金融工作的主基调。监管层将灵活运用各期限货币政策工具,更加强调各期限工具的紧密衔接和削峰填谷式对冲操作,以维护好降杠杆与流动性基本稳定之间的平衡。总体来看,受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流动性或将呈现阶段性紧平衡状态,但不会出现过度紧张局面。
债券市场
债市难以走出低迷行情
继续大幅下行可能性不大
2018年,在经济平稳发展、通胀预期上行、监管继续从严背景下,债券市场难以走出低迷行情,但继续大幅下行可能性不大。一是流动性继续收紧可能性较小。随着2018年定向降准政策的实施,流动性将边际性改善。二是恐慌情绪逐步减少。2017年10月以来债券市场的快速下跌主要与三季度以来经济增长好于预期等有关。随着宏观审慎政策的实质性落地,恐慌情绪逐步平复。三是经济基本面存在边际走弱压力。2017年下半年来,投资、消费、进出口、PMI等都呈现边际走弱态势,这一运行特征将延续至2018年。四是境外机构持有境内债券的意愿上升。随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新阶段,境外机构投资于境内金融市场有利于其更好地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债券市场也将受益。尤其是考虑到稳定的人民币汇率和较高的境内资金利率,资金配置债券市场的热情将进一步高涨。
A股市场
股市价值投资理念深化
投融资功能明显增强
在宏观经济总体平稳增长、结构调整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中国股市有望继续深化价值投资理念,投融资功能明显增强,市场行情延续结构性回暖态势,但也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从发展导向看,推广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有助于抑制“炒小、炒新、炒差、炒消息”的不良文化,有助于提高资产的价格发现效率,进而有助于发挥股市投融资功能对经济转型、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从流动性环境看,市场对货币政策管住总闸门、监管政策强化防风险、金融去杠杆持续推进已经有一定预期,2018年利率形势难以显著冲击市场估值中枢,但也不会解除对高市盈率股价的压制。从行情逻辑看,经济发展从数量规模驱动转向质量效益驱动,经济增长从高速轨道转向低波动的平稳轨道,市场重心也从关注成长性转为关注产业向龙头集中、龙头引领升级的新逻辑,未来各行业优质上市公司的价值会进一步发掘,市场总体延续结构性回暖态势。但是,也要注意市场面临的一些潜在风险,如上市公司盈利不及预期、海外股市高位回落、全球复苏再现波折、美欧货币政策收紧快于预期等因素的溢出影响。
汇率市场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承压
双向浮动特征更加明显
考虑到中国经济整体平稳,外汇供求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于平衡,跨境资金流动监管持续加强,市场对人民币汇率预期趋于稳定,预计2018年人民币汇率单边大幅升值或贬值的可能性不大,双向浮动特征将较为明显。但需要关注以下因素:一方面,未来美元仍存在一定的上行空间。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运行平稳但依然面临下行压力。2017年下半年经济表现较上半年偏弱,2018年经济增长有可能小幅回落。随着外贸回暖步入下半场,进出口数据增长将会有所放缓,贸易顺差将收窄,基本面转弱加大了汇率调整压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