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部农村仍存“人口红利” 劳动密集型产业落地潜力大)
对那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投资西部地区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农业普查数据,2016年,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31422万人,年龄35岁及以下的6023万人。其中西部地区人口最多,为10734万人,35岁及以下所占的比例也在所有地区中最大,达到21.9%。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指出,目前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整体在减少。“但是实际农村的经营人员仍然太多了,我认为全国农业生产人员在1000万左右就够了,未来还有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都应该在大规模实施机械化生产、智能机器人后转移出来。”
普查数据显示,全国目前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以中老年人为主。比如全国3.14亿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35岁及以下的只有19.2%,36-54岁的占47.3%,年龄55岁及以上的占比为33.6%。换句话说,36岁及以上的农村生产经营人员,占到了全部的8成左右。
西部农村仍有“人口红利”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人数在下降。
2016年,在农业经营户或农业经营单位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累计30天以上的人员数(包括兼业人员)为31422万人,比2006年减少8.7%。
其中年轻人比重下降明显。比如2006年末的调查显示,当时31岁及以上农业从业人员比例为79.8%。但是2016年调查数据显示,36岁及以上人员比例是80.9%。
具体到区域,西部农村35岁及以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比例和总数最大,为21.9%,而中部为18%,东北和东部均为17.6%。从总人数看,2016年,西部35岁及以下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总数是2351万,超过了东部的1539万、中部的1762万、东北的375万。
而如果从36岁到54岁的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比例来看,东北最高,达到49.8%,西部次之,为48.6%,东部和中部分别为44.5%、47.7%。但是如果从总人数来看,西部该年龄段人有5217万,中部为4679万,东部为3892万,东北仅有1062万。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赖德胜指出,未来,西部地区可能会成为农村劳动力流出最多的地方。“西部地区农业的生产力、生物技术应用、土壤损失程度和东部地区都不一样,东部地区1亩地可以养活人,但西部地区5亩地可能都养不活人。像是东部地区很多年轻人已经不从事农业,但西部地区的农村人口很多还没有转移出来。”
投资低成本优势明显
据记者了解,西部不只是富余的年青农村劳动力最多,而且学历也最低,未来提升受训的空间最大。
普查数据显示,分地区看,2016年东部地区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上的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比重为62.2%;其次是东北和中部地区,分别为62.0%和61.6%;西部地区受教育程度最低,初中及以上的比重仅为46.6%,分别比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低15.6、15.0和15.4个百分点。
李国祥指出,调研中发现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确比其他地区的比例要大,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西部一些农村劳动力因为生活习惯和语言等原因较少跨省流动。“但是东部省企业到西部开厂,当地农民工可以就业,工资稍微比沿海低,但是因为全国是统一的市场,整体仍不低。”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农业从事人口比例仍偏高。2016年,中国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在23%左右,而美国多年前已经低于5% 。
赖德胜认为,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机器设备的进一步应用,还是能进一步释放出农业劳动力的潜力。“美国现在只有3%的农业人口,但我们国家还是在以手工劳作为主。”
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潜力意味着两点,一是农业可以用更少的劳动力生产更多的粮食,二是农民个人生产力提高。
“如果未来科技继续进步,农业转移劳动力潜力还会加大。不过,未来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大趋势。”赖德胜说。
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谌新民告诉记者,从广东的实际情况看,城市里有年轻的农民工,也有年龄大的农民工。但是年龄越小,进城定居的可能性越大。而年龄大的农民工在城市主要目的是挣钱,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欲望不是很高。
考虑到35岁以下农民进城定居的可能性更大,分析人士同时指出,未来西部城镇化潜力更大一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