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外资行理财产品降门槛揽客:最低50万元起“拼单”)
高门槛的私人定制理财产品曾经让很多顾客“望而却步”。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地区部分外资行发现,曾经资金门槛达到1000万元才可享受由银行私人定制的理财产品,如今降低至100万元的门槛,甚至部分银行资金门槛只要达到50万元即可“拼单”。
保本结构性理财产品为主
结构性理财产品是运用金融工程技术,将债券、银行存款等固定收益产品与金融衍生品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新型金融产品。银行通过设置一个较低的固定收益率加上一个带有期权性质的浮动收益率,而浮动收益率通常取决于挂钩资产(挂钩标的)的表现,挂钩标的通常为利率、汇率、股票、基金、指数、商品价格等。这样投资者在保证获得基本收益的同时,又有机会因为市场的有利变化获得更高的收益。
外资银行一直是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行“大户”,也是其推行理财产品的主要形式。近年来,外资银行为了更贴近国内市场,在设计层面更注重风险控制,保本机制明显增加,发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出现了“保本化”趋势;在期限设计方面,产品期限有所缩短。
据了解,目前外资行发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以固收类为主,主要是保本浮动收益的低风险结构性产品,预期收益率最高在5%以上,期限以3个月为主,投资方向多是汇率和利率,且波动范围较小,所以收益也相对较低,风险自然较小。还有的产品挂钩标的是各类指数、原油和黄金,预期收益率在1%—30%之间浮动。这两种产品在合同里都有写明是保证本金。
“目前来看,银行理财产品向净值型转型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而结构性理财产品是打破刚性兑付的一个有效方式。一般结构性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上不封顶,主要是看挂钩标的市场表现。”一位外资行的理财经理表示。
但也有部分客户经理建议,保本型产品虽然没有损失本金的风险,但是存在利息损失的风险,若该产品操作失败,或许达到的收益还不如定期存款的利率,这对投资者而言仍然是一种损失。因此,建议稳健型投资者、对衍生金融工具没有过多研究的投资者要谨慎。
另外,在《证券日报》记者走访中还发现,大部分外资行在对产品信息介绍之前,都提示和建议客户先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向客户介绍与本人风险水平相适合的产品。当记者表示在进行风险评估前先行了解相关投资产品信息时,部分外资行的理财经理还主动提供了一份“有关主动要求了解相关投资产品的声明”,并且让记者在上面签署自己的名字和身份证号。
降低门槛揽客
面对越来越多的中资银行借私人银行抢食高端理财市场,受限于网点资源的外资银行也升级客户策略,通过降低门槛为高端客户量身定制结构性理财产品。
本报记者获悉,曾经资金量达到1000万元才可享受由银行私人定制的理财产品,如今降低至百万元的门槛,甚至资金量达到50万元即可“拼单”,而拼单与独立成单的区别在于,独立成单可自选标的、收益率等。
据了解,外资银行的私人定制产品主要以挂钩型的结构性产品为主,在部分银行提供的产品定制服务中,无论是期限、挂钩标的、看涨或看跌、预期收益率水平甚至是否100%保本都可以由客户自行设定,最终是否能定制成功还要看提出的条件是否能成型。
“客户可以选择银行公开发售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也可以自己选择标的来定制一款结构性理财产品。银行公开发售的产品一般募集期是一周的时间,如果是独立成单的定制的产品,第二天就可以开始运行。”某外资行资深理财客户经理表示,银行系统里会有一个库,库里面会有上百个标地,客户可以自主选择其中一个标地,由于标地不同对应的收益也不相同,并且客户可以自己选择是否需要保底收益。
上述银行资深理财客户经理还表示,通常客户可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及预期收益的要求,对市场走势的判断定制1年到3年不同期限,挂钩不同标的的理财产品,同时可根据客户对市场判断的不同,定制看涨、看跌、区间波动等不同的产品结构,但这种重新设计结构则还需向银监会报备,时间相对较长。目前客户定制的产品大多为股指、海外市场、个股或商品挂钩的产品。例如,客户很看好某几只股票,可以要求设计一款产品与这些股票挂钩,设定一个区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