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朱鸿鸣:形成三大良性循环是防控金融风险的基石)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放在重要位置。
具体来说,今后3年,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
就防范金融风险的重点和思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国研中心金融所副研究员朱鸿鸣。
四大风险点
《21世纪》:为什么说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
朱鸿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防控金融风险作为重点,这体现了维护金融安全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和主动性。
首先,维护金融安全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切实维护金融安全。其次,防控金融风险具有紧迫性。在国际国内因素综合作用下,存在不少金融风险和挑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最后,只有主动防范化解,才能把握主动权,才能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成本更低、更有成效地防控金融风险,打好攻坚战。
《21世纪》:你认为,目前的主要金融风险有哪些?
朱鸿鸣:宏观层面看,主要金融风险源在于宏观杠杆率上升,在于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
一方面,高杠杆是宏观金融脆弱性的总根源。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总杠杆率上升幅度较大,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很快。通过银行贷款、公积金贷款、融资融券、以居民债务为基础资产的ABS、网络借贷等渠道,近年来居民部门债务快速累积。另一方面,金融很大程度上是实体经济的镜像反映,金融风险累积总能在实体经济上找到原因。近年来,金融与实体经济明显失衡,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对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明显制约。
从具体风险点看,值得关注的金融风险包括不良资产风险、影子银行风险、互联网 金融风险和金融生态恶化风险这四项。其中,不良资产风险方面,由于我国经济仍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实体经济经营仍面临不少挑战,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仍面临较强反弹压力。
在影子银行风险方面,由于存在业务发展不规范、多层嵌套、刚性兑付、规避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等问题,存在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降低监管和宏观调控有效性的风险。在互联网 金融风险方面,主要存在金融消费者保护不足,金融弱势群体陷入债务陷阱、非法集资等方面的风险隐患。在金融生态恶化风险方面,一些地方逃废债现象较为严重,银企关系恶化,金融赖以运转的信用基础受到破坏。
促进形成三大良性循环
《21世纪》:你对我国金融风险的基本判断是什么?
朱鸿鸣:总体上看,金融风险是可控的。首先,金融体系具有较强的风险抵补能力。银行业金融机构利润仍在增长,预计2017年将超过2万亿元。商业银行拨备充足,资本充足。
其次,金融风险防控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今年以来,我们将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了更加重要位置,确立了“监管姓监”理念,不断补齐监管短板,集中处置一批风险点,金融风险集聚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识别、预警、发现、处置风险的能力都明显增强。
最后,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为防控金融风险提供经济基础保障。
《21世纪》:会议提出要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如何实现?
朱鸿鸣:形成三大良性循环对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具有基石性的作用,既有利于防控金融风险,又有利于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具体来说,促进形成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就是要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再平衡,以推动实体经济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来防控金融风险。
为此,一是需要切实转变金融观,由金融中心主义转向金融竞合观,认识到不当或过度的金融对实体经济存在负面效应,坚持金融回归本源,服从且服务于实体经济。二是要以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切实强化金融在服务存量重组、增量优化和动能转换方面的能力。三是做好企业债务风险处置工作,在有效打击逃废债的同时,综合利用债务重组、债务减免、司法处置、破产清算、破产重整等多种方式有效推进债务风险处置,维护正常银企关系,修复金融生态。
促进金融和房地产良性循环,就是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并以此防控金融风险。为此,一是要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提供金融支持,提高住房金融供给体系质量。二是要控制个人住房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杠杆率,防止金融风险过度集聚于房地产市场,避免居民资产负债表恶化。
促进金融体系内部良性循环,就是避免金融体系内“资金空转”、自我循环、层层嵌套和监管套利,通过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来提高金融风险防控能力。
为此,一方面需要完善金融监管架构、提升监管协调有效性、补齐监管制度短板,提高监管能力和加强监管力度。另一方面,需要改革金融机构考核评价体系,弱化短期规模和业绩指标,强化风险和长远发展能力指标;同时,改革金融从业人员激励机制,研究探索健全终身责任制、薪酬延迟支付、降低奖金比例等政策制度,构建激励约束平衡的机制。
切断三大风险源
《21世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你认为应该如何应对金融风险?
朱鸿鸣:防控金融风险,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是一个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决胜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
为此,我们需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贯穿一条逻辑主线、实施两大战术、切断三大风险源、坚持四项原则、发挥五大主体积极性,在各个领域实施风险防控全覆盖。
首先,需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特别是以金融安全思想和金融要服从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思想为行动指南。
其次,需要坚持以经济去杠杆为主线。从降低非生产性债务比重、提高金融效率、增强实体经济效益、顺畅债务风险处置渠道等方面出发,有效抑制宏观杠杆率。
第三,坚持积极防御和歼灭战战术。着力提升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和本领、主动防范化解,为防风险创造好的政策环境,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处置一批风险点。
第四,切断三大风险源头。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和强化监管、优化金融管理体制和考核体制、治理重大结构性失衡,切断或控制金融风险累积背后的周期性因素、体制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
第五,坚持四大原则。要“攻守兼备”,把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结合起来。要“不打无准备之仗”,建立健全防范化解风险的机制与平台。要“以战养战”,在化解风险中推动改革,以改革推动风险化解工作,“花钱买机制”,着力提升风险防范化解能力。要有系统思维,一方面把防范化解放在整个经济转型、企业转型、宏观经济再平衡中考虑;另一方面要各方联动,相互配合。
第六,充分调动五大主体积极性。要调动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司法体系、国资部门主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积极性,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最后,确保各领域风险防控全覆盖。不要为风险所吓倒,也不要轻视风险。需要针对银行业、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资管市场、房地产市场、互联网 金融、非法集资、国际金融风险、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等领域实现风险防控全覆盖。对于风险隐患突出的,需要着力处置风险点;对于暂无多大隐患的,也要夯实风险防范化解的体制机制,避免风险累积。
《21世纪》:在金融风险之外,你认为我们还需要注意防范哪些重要风险?
朱鸿鸣:除了金融风险之外,还需关注产业空心化风险、社会风险、环境风险和外部风险等。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建设制造强国、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要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