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长期的制度变革)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就是不再以GDP论英雄,不再以高增长速度为目标,不再是刺激需求导向,而是专注于供给侧的结构性优化,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率。应当说,这是中国发展阶段、发展模式的一个跃升,是告别旧的发展理念,包括由旧理念指导制定的一系列指标体系、政策体系、绩效评价等,这是一次理念与制度的革命。
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主线。这是因为,供给体系跟不上需求结构的变化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供给侧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过去,中国的需求结构是面向出口需求和投资需求为主的结构,前者主要是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以低成本为竞争力;后者则主要刺激重化工业发展。这可能与中国的发展阶段相关,一方面是发展出口只有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城市化与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重化工业的支持。但是,这个阶段已经结束,中国必须转向满足中高端需求,通过技术优势获得新的全球竞争力,才能可持续地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必定是长周期存在。为什么这么说呢?长期的需求侧管理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需要一个逐渐出清的过程。当前中国经济宏观杠杆率过高,产能过剩问题还比较严重,因此,市场出清任重道远,不可能在短期内就可以完成。不实现市场出清,经济就很难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另一方面,经济提质增效也不可能短期内完成,尤其是创新驱动,目前从全球范围看,新的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正在酝酿,但还没有形成,要等到爆发乃至驱动全球经济进入下一轮增长周期为时尚早。
一个需要认清的事实是,当经济工作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的时候,就是长期处于一个出清和结构优化的过程,需要坚定的导向。而过去的需求侧管理,以经济增长为目标,主要是盯住需求总量,为此不断进行宏观调控,也就是说,当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就着眼于扩大需求,进行刺激;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时候则着眼于压缩需求。
这表现在货币和财政政策方面,就是通过调节货币总闸门,经济过热就拧紧闸门,经济降速就松开闸门;财政政策也是如此松松紧紧。这形成了一种为短期稳定而频繁改变政策的现象,会不断积累结构性问题,导致货币发行过多、政府债务过重、宏观杠杆率不断上升、产能过剩、资产泡沫等一系列问题。这种对短期稳定的追求,是以结构恶化为代价的。
改善供给体系的质量,就是要逐步修正结构性失衡以及要素价格扭曲等一系列问题。结构性问题只是表面,实质是长期宏观调控政策以及要素垄断导致要素配置的结构性失衡,是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在产业间、企业间,在城乡间、区域间的配置出现了失衡。中国政府提出了要让市场在资源分配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目标。以改革的办法突破体制机制性的障碍,推进各种基础性的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区别于以往需求管理的最主要方面。
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长期的制度变革,是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而不是短期的宏观调控政策,也不是追求短期目标的政策性修补。这无疑是一场艰巨的改革长跑,而不是短期的战役。这要求习惯靠行政性办法,靠传统产业政策,通过列出政府支持、鼓励、限制、禁止的产业产品目录进行管理的各级政府部门必须改变理念,改变过去陈旧的思维惯性与行为方式。要通过中央制定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等,改变经济管理者,让他们足以承担起实现国家发展方式转型的重任,以更高效率与质量推动和落实改革事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