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去年新增信贷料达13.84万亿 贷款利率仍将上行

来源:证券时报 2018-01-04 08:28:3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去年新增信贷料达13.84万亿 贷款利率仍将上行)

2017年全年的新增信贷会有怎样的表现?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市场多数研究机构预计,2017年12月新增贷款约9000亿元,比11月份增量略有回落。基于9000亿元的市场预测均值,2017年全年信贷增量有望达到13.84万亿元。

市场人士预计,今年随着更大规模的表外资产回归和银行自身的资产结构调整,未来贷款利率均值继续上行将是趋势。

上月信贷或增9000亿

受房贷需求较强、“双11”消费,以及政策性银行加大面向棚改和扶贫的信贷投放等因素影响,2017年11月新增贷款规模达1.12万亿元,明显高于市场预期。这也推动2017年前11个月信贷增量达12.94万亿元,较2016年同期多增1.33万亿元,11个月中仅有两个月的信贷增量同比下降。

对于2017年12月份,中金公司固收研究团队分析称,一方面,资金偏紧,商业银行负债端压力仍较大;另一方面,政策类信贷或低于11月份;而且一般年末商业银行往往会将信贷留到下一年,冲信贷开门红。因此,预计2017年12月新增贷款额为8000亿元~9000亿元。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也表示,去年底,由于金融去杠杆的核心调控目标逐渐向负债端产生影响,相应资产端的贷款额度可能受到限制,同时在“保持货币信贷平稳增长、管住货币供给总阀门”的要求下,信贷余额增速虽然会保持相对平稳,但央行可能会对新增量上有所控制。他预计,2017年12月新增信贷较前月或明显走低,为8000亿元左右。

就信贷增量结构而言,诸建芳表示,银行有意积累企业项目以确保1月份信贷大规模投放,因此企业贷款投放或减少,按揭贷款则继续保持刚性增长,年末居民信用卡消费频繁,因此居民贷款仍将保持一定规模。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牛播坤则表示,伴随“双11”效应逐渐退去,居民短期贷款将有所回落,考虑到按揭贷款的延后发放,居民中长期贷款仍将维持较高水平。此外,债券利率处于高位、表外融资继续向表内转移,预计2017年12月企业中长期贷款仍有支撑。她预计,2017年12月新增信贷9000亿元左右。

贷款利率上行压力大

基于9000亿元的预测值,2017年全年信贷增量有望达到13.84万亿元。对于2018年全年信贷增量,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现在还很难得到一个精确数字。

鲁政委表示,2017年12月8日的政治局会议上提及 “要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控制?根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中国经济每年发表的第四条款磋商报告,广义的债务融资增速不超过名义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才能确保宏观杠杆率不上升,才能去杠杆。

“从这个角度来说,是既有总量又有结构的,等于说是在一个大的债务融资总量池子里,可以此消彼长。譬如去年市场普遍认为四季度贷款额度紧缺,但实际上不是这样,因为债券融资少于往年,所以贷款可以多一点”。鲁政委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而就2018年信贷投向,鲁政委表示,在目前负债成本比较高的情况下,企业贷款定价上升不快,可能会有更多的银行将信贷资源投向零售条线,这包括个人贷款,也包括小微企业贷款。

他预计,这种情况下,银行资产端定价水平还能往上走。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数据显示,早在2017年9月,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76%,较去年初上升0.49个百分点。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师鄂永健也表示,预计2018年债券市场整体仍低迷,债券市场利率居高难下,企业发债融资的意愿仍然不强,从而转向贷款融资。此外,即将正式发布的资管新规对理财投资非标债权施加了十分严格的规范和限制,大量存量非标有回归表内的需求。“这将促使2018年信贷供需紧张程度进一步加剧,从而推动贷款市场利率进一步攀升。”

鄂永健建议,采取多方面措施来缓解贷款利率上升带来的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上升压力。“一方面,建议存贷款基准利率保持不变,国内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则有上调的必要,但幅度不宜过大;另一方面,建议尽快出台针对资管新规的细则,特别是增加存量非标债权转为标准化债权的渠道,以减缓其对表内信贷增长带来过大的压力。”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