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资本助力广深科创走廊 四大万亿产业集群崛起)
“在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围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将成为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的主要特征,特别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必须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从主要依靠技术的学习与模仿转向主要依靠自主设计、发明与创造,以及知识的生产与创造。这也正是《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下称《规划》)背后所传递的信息。”1月4日,针对广东省委、省政府日前印发的《规划》,国信证券发展研究总经理何诚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规划》对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总定位是成为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支撑的重要载体。从发展目标上看,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定位是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经济区,打造中国的“硅谷”,形成全国创新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何诚颖认为,在粤港澳打造世界一流湾区的背景下,《规划》的提出是顺应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经济新时代下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具体行动。
《规划》明确,强化广州、深圳中心城市的创新引领作用,打造创新发展“双引擎”。同时,《规划》表示,要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深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打造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万亿级产业集群,重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四大万亿级产业集群。
广深发展“双引擎”
“广深创新科技走廊对标美国硅谷101公路、波士顿128公路、日本东京-横滨-筑波创新带等国际知名创新区域,从上述创新区域的发展经验来看,创新经济带是依靠科技和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一条或多条高速公路作为主要连接轴线,吸引创新要素不断在轴线周边集聚,带动高科技企业、研究院所和风险资本公司等入驻,促使人才、资金和技术等要素的协同配置,进而发生化学反应,衍生出创新创业生态带。创新经济带的核心理念是集聚创新,这也是多城跨区域合作创新的一种重要模式。”何诚颖指出。
2018年1月4日,广州市博士科技创新研究会会长、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称,广深两地协手是不错的选择,加上东莞,珠江口东岸产业层次分明,具有互补性,而且从研发到生产、物流等都是形成配套体系的。
“同时,把《规划》与粤港澳大湾区联系起来看,就显得有更高的立意。不仅广深莞涉及到产业升级转型,香港同样也面临着再创优势的问题。” 彭澎表示。“因此,升级、一国两制、与湾区结合可能是创新走廊的看点。”
何诚颖强调,作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城市群,强化广州、深圳中心城市创新发展“双引擎”功能,可以借鉴“硅谷”的“创新技术+生态基金双核总部”经验,充分发挥两市金融中心的功能作用,吸引更多世界各地风投基金、中介机构、创业企业进驻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共建“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并借鉴香港金融发展的国际化经验,实现与国际金融体系接轨,为创新走廊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打造“创新高地”吸引国内外企业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融资发展,为相关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创新科技金融生态
目前来看,广东金融业发展最大的优势,是拥有全国两大证券交易所之一的深圳证券交易所,构建了多层次的完整的资本市场体系,并且基本形成了由众多项目、创业投资基金、股权交易市场和中介机构组成的创业投资市场体系。
何诚颖认为,届时,可以通过开展穗深港三地的资源整合和产业布局,特别是深港两地交易所合作,联合推动三地金融产品创新,创新科技金融生态为湾区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将广深发展成为联通港澳、面向东南亚、与国际接轨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当天,广州基金常务副总经理董轶哲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广州基金正不断完善包含天使投资、VC投资、PRE—IPO、PIPE、并购基金、城市发展基金、政府基金、公募基金、互联网 金融、固定收益等在内的金融全产业链条,推动广州资本市场发展,助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此前,广州基金“3·50”计划中明确,将在现有四只百亿行业基金的基础上,与广州金融办、广州市工商联合作,用三年时间推动50家广州本土企业上市。
董轶哲称,按照广州市政府“两个回归”要求,广州基金正通过金融方式大力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比如,围绕市政府大力提倡的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战略,广州基金先后成立三个百亿基金,分别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基金、冷泉港(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基金以及广州物联网产业基金,大力支持相关产业发展。
如广州基金旗下核心平台广州科技金融创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还以母基金形式,LP参股各类市场化优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把国内实力派投资人聚集起来,共同聚焦广深产业转型升级领域及创投新兴热点,通过多领域、多层次的资金资源合作和投融资模式创新,撬动社会资本、外部资本投入广深项目。
2017年4月18日,广州单体规模最大基金——广州基金与中国国新、浦发银行共同发起设立的1500亿国新央企运营基金顺利落地。同年12月6日,首期规模100亿元的中粮优化产业基金落户广州,广州基金持有基金管理公司40%股权。该基金一方面带动央企相关金融板块落户广州,另一方面有望引导广州资本投资央企,分享改革红利。
据董轶哲介绍,接下来,广州基金还计划携手清华金融科技研究院成立广州“产学研基地”,与国开城镇基金深度合作,挖掘城市建设更新方面的市场空间。
此外,为了搭上港交所股票发行制度改革的红利“快车”,广州基金还拟发起设立同股不同权基金和生物科技两只子基金,专门对接香港资本市场。
四大万亿级产业集群
从大国崛起的历程看,企业一直是创新主体,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将众多企业集聚在一起,将以协同创新的形式产生良性互动。
对此,《规划》中明确表示,要抢占关键核心技术制高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重点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何诚颖认为,经济新时代下发展经济的着力点在于实体经济,特别是鼓励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高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企业比重,集中力量打造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产业集群。此次《规划》重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四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将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据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月1日,注册地在广深莞三地A股高新上市企业共计有256家。广东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上市企业主要有比亚迪(002594.SZ)、中兴通讯(000063.SZ)、汇顶科技(603160.SH)、汇川技术(300124.SZ)、大族激光(002008.SZ)、华大基因(300676.SZ)等。
在何诚颖看来,这些企业一方面通过加速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工艺改进,提升竞争力,重塑创新动力;另一方面以兼并、收购、重组等方式突破传统行业界限,开辟新的领域,这其中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 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穗深港三地在科技产业集聚方面具有一定的沉淀优势,在第五代移动通信、基因测序、超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核心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前列。”何诚颖称。
其预计,创新走廊未来将可以进一步依托华为、中兴等龙头企业强化通信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加快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创新药物产业发展,推进华大基因等干细胞与基因技术、组织工程产品研发和产业化;以汇川技术、大族激光、大疆科技等为代表,重点发展智能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智能制造等领域,推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支持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等企业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提高整车设计研发水平,实现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化。
彭澎则认为,相对而言,深圳的创新型企业规模要更大一些,层次也更高一些,但广州有些企业平台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广州发展互联网集聚区也有可能形成借力打力的效果,全国的互联网企业都来建立华南地区总部,也是一大创新。
“虽然说走廊看节点,节点平台看企业,而企业则要看重大科技突破,能否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如果这样掌握重大科技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形成一大批,就可能形成几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彭澎如是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