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国外“脱煤”转型带来的启示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宋清辉 2018-01-27 08:46:1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国外“脱煤”转型带来的启示)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环保部等12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的意见》,指出要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坚持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和政府支持相结合,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相结合,坚持做强做优做大主业和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相结合,坚持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优化生产布局相结合,通过兼并重组实现煤炭企业平均规模明显扩大,减少中低水平煤矿数量,提升煤炭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等内容。

该《意见》对煤炭产业偏空,因为该《意见》的内涵在于能源改革和能源转型。海外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中都一度将煤炭资源作为其能源重点,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因煤炭导致的大量不利因素而选择“脱煤”转型。结合发达国家的发展情况,12部委近期发布的《意见》可以视为我国正式“脱煤”的序幕。

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起了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动力来源,就是煤炭。在蒸汽机的带动下,虽然英国的工业化程度更高,但煤炭产生的污染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即严重的空气污染和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发展,众多英国人民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英国在1956年出台了《清洁空气法案》,法案规定了禁止黑烟排放、更换煤炭燃料等严厉措施;为了提升低污染的天然气等能源和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并弥补传统化能下降带来的电力缺口,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提升了供电企业的积极性,降低供电成本,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带动能源供给的合理配置。

政府的干预很快令英国的煤炭消耗量降低,煤炭供应从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随后的六十年里,英国不断有煤矿关闭,最后一个深井煤矿已于2015年末关闭,此外英国政府计划在2025年之前关闭所有煤电企业,这意味着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创煤电使用的国家,也很有可能成为第一个停止使用煤炭的国家。

从海外国家对煤炭的使用、依赖以及最后的“脱煤”过程,结合海外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认为“脱煤”之后的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会更为强势。即便煤炭在人类工业发展史上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各工业化国家对煤炭的过度依赖尤其是因为煤炭的非再生性,都会给经济体带来诸多繁荣之后的弊端。

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通过政府干预以及新技术、新能源的推行,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脱煤”,提升了天然气、页岩油、太阳能、核电等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脱煤”的关键在于如何降低能耗、如何使用新能源,以及如何降低对外部资源的依赖,上述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均先后以政府为导向,通过引导产业发展对能源产业进行技术升级,并以政府补贴、奖励等形式积极提升能源的使用率,同时不断研究、探索新的清洁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并逐步实现商业化,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上述国家除了通过政府的干预、引导外,还极大程度通过市场化实现了能源供应的自我调节。例如各国都在情况许可的条件下,降低了能源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通过价格机制构建了能源供求的市场化体质,让需求者自主选择清洁、环保、低能耗、低成本的能源,以此令越来越多高新技术下的新能源产品诞生。

从我国当前的煤炭产业发展来看,短时间内不可能“脱煤”,只能适度地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去产能和库存,以此先淘汰一批落后、发展无望的煤炭夕阳企业。对于实力较强、有潜能的企业,一方面需要不断升级,另一方面要不断转型,将煤炭对企业所起到的贡献逐步降低直至消除。

“脱煤”的过程也会非常痛苦,这意味不断有企业因为经济发展而逐渐消失,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减少、行业失业人群不断增多很有可能会对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因此国家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将这些为国家未来发展而失业的人群进行妥善安置,如在待遇不减的情况下安排至相似工作岗位。短期而言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会因此受到极大的经济负担,但从整体、长期方面来看,无论是对国家的资源保护还是能源使用,以及新技术的推广、综合经济的发展等,都会有着积极的作用。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