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行业新闻 - 正文

快递巨头竞相投建机场 物流业竞争进入“下半场”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覃秘 2018-02-27 08:43:5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2月26日早间,顺丰控股披露了子公司顺丰泰森参与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的进展公告,该项目新建湖北鄂州民用机场获得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同意立项批复。据披露,申通快递今年1月完成业务量3.57亿票,同比增长69%;实现快递服务业务收入12.35亿元,同比增长82.72%。

(原标题:快递巨头竞相投建机场 物流业竞争进入“下半场”)

2月26日早间,顺丰控股披露了子公司顺丰泰森参与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的进展公告,该项目新建湖北鄂州民用机场获得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同意立项批复。受此消息刺激,顺丰控股股价昨日早盘一度涨停,并带动物流板块多家公司股价大涨。

“顺丰参与建机场并不是新消息,能引起市场如此大的反应,背后是投资者对整个物流行业的认可。”有接受记者采访的券商研究员表示,有能力参与建设机场,表明我国物流行业的龙头企业已经具有相当的实力,尤其是过去的两年里,龙头公司纷纷登陆资本市场,获得了资金以及便利的融资渠道。

“未来几年的行业趋势比较明确,得到资本加持的龙头企业必将进一步加速扩张,抢占市场,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而龙头之间的竞争也会进一步加剧,但不一定是价格战。”该研究员称。

资本助力加速扩张

据顺丰控股公告,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总投资372.6亿元,其中机场工程183.6亿元,由湖北省、顺丰泰森等企业共同筹措解决,国家发改委、民航局对机场的客运支线功能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和民航发展基金予以支持;转运中心工程135亿元、顺丰航空公司基地工程46.2亿元,由顺丰泰森筹措解决。

“顺丰有这个实力。”一家物流公司的负责人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回查公告,2017年12月,顺丰泰森与湖北省交通投资集团、深圳市农银空港投资有限公司签署《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合资合同》,顺丰泰森以自有资金出资23亿元参与设立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6%。

记者从湖北当地政府部门了解到,早在2013年6月,顺丰即规划在湖北建设国际物流核心枢纽机场,以完善其航空运输网络布局;2014年11月,鄂州燕矶作为7个备选场址之一被纳入比选范围;2016年4月,国家民航局批复同意燕矶作为鄂州民用机场的推荐场址;2016年9月,《鄂州民用机场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国家民航局;2017年9月,机场预可研报告及相关附件上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审批;2017年12月,枢纽项目开工启建8项配套工程。

“现阶段整个快递行业都处于产能快速扩张阶段。严格来说,整个行业的产能依然不足,而龙头公司都已经上市,都找到了资金来源或融资渠道。”前述券商人士介绍说。

据统计,物流企业的募投项目几乎都是两个投向:一是加强分拨中心和干线能力建设,二是提高信息化水平。以刚刚上市的德邦股份为例,公司披露,募集资金拟投资于直营网点建设、运输车辆购置、快递车辆及设备购置、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等,以求扩大市场份额。

有机场梦想的绝非顺丰一家。圆通股份此前曾披露,有意在浙江嘉兴建设自有航空基地。公司相关高管昨日在回应上证报记者问询时表示,此事仍在谋划。

行业质变正在发生

“行业质变正在发生。”国金证券研究员苏宝亮在最新的一份行业研究报告中如此描述快递行业。

苏宝亮认为,受益于网购高增长及逆向物流持续成熟,预计未来2、3年快递业务量将持续20%至30%的高速增长,同时,由于客户需求的变化及国家对于行业安全的重视,快递行业还将进行一系列行业规范化转变。在此过程中,快递成本如人工、仓储及运输将有一定程度的上升,最终具有规模优势及资金优势的企业将脱颖而出,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目前部分行业巨头仍在加速抢占市场。以韵达股份为例,据公司披露的经营数据,今年1月,韵达股份完成业务量4.86亿票,同比增长137%;快递服务业务收入9.75亿元,同比增长118%;单票收入2.01元,同比下滑7.99%。据此测算,韵达股份的业务量增速超越行业增速60个百分点,市占率由上月的11.8%提升至12.5%。

几大巨头的整体市场占比也在持续提升中。以今年1月份数据估算, CR8(行业前8名企业的市场占比)为80%,较2017年全年上升1.3个百分点,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小幅抬升。据券商测算,该市占率创出了近三年来新高,其背后是三四线快递企业的转型及被淘汰。

市占率(业务量)的稳步提升给了龙头企业提价的空间。典型如申通,公司在1月份经营数据简报中披露,业务收入大增的一个原因是纸质面单价格上涨。申万宏源分析,这是申通第一次公告提及上涨纸质面单价格,也属于历史上的首次,主要目的应该是提升电子面单比例,韵达、圆通等大概率会跟进。据披露,申通快递今年1月完成业务量3.57亿票,同比增长69%;实现快递服务业务收入12.35亿元,同比增长82.72%。

“巨头的大扩张会不会带来价格战?我们觉得短期不会,一是整个行业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依然是产能不足;二是行业领先公司都已上市,都有资本后盾,也都有盈利压力,价格战短期内无法见效。”前述券商研究员表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