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结构化存款变身保本理财 市场呼吁厘清规则)
在资管新规即将落地的大背景下,理财净值化、破刚兑趋势不可逆,银行以前花式卖保本理财的现场,已经变成了不断吆喝卖结构性存款。但是,对于银行所提的“本金有保障,收益有惊喜”这种有违正常逻辑的风险收益理念,市场却鲜少有人问——“它是怎么做到的”。
“根子就是贷款需求压回表内,而存款却还没回表,所以银行现在用各种手段吸存。关键是,现在监管还没有对这块(结构性存款)有明确的规范性文件,相当于是一个监管真空,所以各银行都在抢着发。”一名上市银行零售业务高管表示。
央行发布的结构性存款增量数据印证了银行对这一负债工具的热情:3月末中资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共计8.8万亿元,仅3月份就激增4335亿元。其中,个人结构性存款共计3.8万亿元,3月份增加3720亿元。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预计,结构性存款大概率要被监管部门纳入合规框架。
真假结构性存款
“很多银行推出的高收益保本理财的投向,预计当中不乏违规的资产。高收益结构性(保收益的)一定是假结构,买保本理财的保守型机构客户绝对不会去博真结构的风险收益。”一名大行资管人士告诉记者。
他提出的真假结构性看法,引起了部分受访银行人士共鸣。
“现在我听说的是,很多银行做的结构性存款其实是把内部转移价格提高,再让利给储户;或者干脆就是一个假分层、未分层的固收产品。”一位上市行深圳分行高管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银行在售的结构性存款,从挂钩的标的来看,包括利率、汇率、信用、股票、黄金和商品等等。不管挂钩的衍生品是什么,其基本结构可以概括为“存款+期权”。华创债券研究所屈庆团队表示,对于投资者来说,收益由存款所产生的固定收益(即基础收益),外加标的资产的投资报酬组成。
也就是说,“真结构”是存款+衍生品。但这就产生一个问题,针对高风险的衍生品,银行需要和非银机构合作。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李奇霖此前就归纳为:要么银行自己将本行的存款和合作的非银机构期权等衍生品打包成“结构性存款”,向客户销售;要么完全代销非银机构的结构化产品,纯属表外业务。前者相当于银行吸收了一笔表内负债,并代销一个或多个期权产品;后者银行赚取了中间业务收入。
“如果按这个归纳,那第二种肯定是假结构性存款了。我认为,现在市场上不全是真结构性存款,确实有部分是假结构。为什么?真结构存款要和某个因子挂钩,客户的收益其实是不确定的,卖起来太费劲,合规风险也比较大。”上述股份行零售高管告诉记者。
亟待出台相关规范细则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银行将结构性存款纳入理财产品范畴。“表内利息收入归表内,表外中收就是表外。不能实质是理财,但又不受资管新规约束,大家应该把规则明确下来。”前述大行资管人士说。
华创债券研究所屈庆团队认为,目前,结构性存款在交易端是有规范的,主要依据是《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而在销售端,结构性存款接近于理财业务,应该按银行理财产品的相关规定标准执行,可目前,这一块并没有细化。
业内人士预计,资管新规落地之后,或者就在资管新规当中,应该出台针对结构性存款的监管细则。
“各银行现在对结构性存款的会计计量和统计口径存在偏差,由于资管新规下发后有过渡期的存在,理财产品和结构性存款产品在名称、会计计量和统计口径上的区分,尚需由结构性存款相关细则进一步明确。”一位券商分析师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