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际财讯 - 正文

美债收益率四年来首破3% 恐引发市场巨澜

来源:fx168 2018-04-25 09:04:2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基准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周二(4月24日)触及3%的关键心理水平,为自2014年1月以来的首次。投资者也一直在抛售美国国债,这导致收益率上升——人们预期通胀将会上升,这可能会促使美联储更快地收紧货币政策。

(原标题:【美债收盘】美债收益率四年来首破3% 恐引发市场巨澜)

基准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周二(4月24日)触及3%的关键心理水平,为自2014年1月以来的首次。

两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也创下多年新高,自2008年9月以来首次超过2.5%。

在美股开盘后不久,收益率微幅上升了3个百分点,然后在整个交易日中小幅下跌。截至美国东部时间下午5点49分,收益率为3%。

德意志银行私人财富管理固定收益交易主管Gary Pollack表示:“其对人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心理水平。我们这周有很多供应,这肯定会给市场带来压力。”

Pollack补充说,本周财政部的两年期、五年期和七年期国债标售可能会创下规模纪录。供应增加拖累了债券价格,收益率与这些价格成反比。

近些天来,全球投资者一直关注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攀升,担心3%的收益率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反应。

作为抵押贷款利率和其他金融工具的晴雨表,收益率在4月份大幅上升,原因是通胀出现了初步迹象,同时美联储也坚持其逐步收紧货币政策的计划。2月份收益率一度超过2.9%,引发了美国股市的回调。

亿万富翁、新债王Jeffrey Gundlach周一对CNBC表示,如果10年期国债收益率确实突破3%的上限,交易商可能会获得更高的出价。

他说道:“我一直认为,超过3%的利率将会加速收益率的上升。”

在整个2018年,利率的上升已经成为引起华尔街分歧的问题。一些人认为,加息是对经济实力的信任投票,政府将于本周五公布第一季度GDP数据。今年前两个季度,美国经济的年化增长率为3%左右。

然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借贷成本的增加是对牛市的一种威胁。从历史上看,这是由于历史上的低利率和美联储非同寻常的刺激措施所推动的。

美联储已开始放松其庞大的资产负债表,并逐步上调利率。交易员们将这一举措归咎于短期利率大幅上升,并导致收益率曲线趋平。

美国财政部周二拍卖了320亿美元的两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498%。作为需求指标的比率-覆盖比率为2.61。

廉价的企业借贷使得企业不仅可以轻松地借入现金,还可以回购自己的股票。许多华尔街最大的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公司都利用了低利率的优势,这些公司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股市的历史性涨势。以巨额支出和负自由现金流而闻名的Netflix表示,计划周一在公司债券市场融资15亿美元。

投资者也一直在抛售美国国债,这导致收益率上升——人们预期通胀将会上升,这可能会促使美联储更快地收紧货币政策。

芝加哥咨询公司Bianco Research负责人Jim Bianco说:“我认为这更像是一种需求驱动的走势。人们担心通胀将会保持粘性,并重申美联储将在未来两年内加息六次的想法。”

今年4月早些时候,美联储公布了3月份会议的会议记录,称“所有参与者”预计未来几个月经济将走强,通胀将上升,这表明美联储将坚持其逐步加息的计划。

Bianco表示,美联储对更严格贷款政策的“转向”,也提振了两年期国债收益率走高的速度,使两年期国债收益率之间的息差从2016年底的1.25个百分点降至0.5个百分点。

Bianco补充说:“如果美联储成员计划加息六次,那么让我们免于衰退的是通货膨胀。如果有更多的通胀,后端就会上升,市场也会正常。但我们真的担心美联储会犯错误。”

周二公布的强劲消费者信心和房屋价格数据可能吸引了投资者的支持。根据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的数据,本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上升至128.7,高于3月份的127,创下2月以来的最高纪录。

与此同时,根据标准普尔CoreLogic Case-Shiller房价指数,2月份房价较上年同期上涨了6.3%。住房的长期短缺被认为是房价上涨的原因,尤其是在大都市地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