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李克强在日媒发署名文章:将同日方商签本币互换协议)
5月8日,李克强总理在日本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朝日新闻》发表署名文章《让中日和平友好合作事业再起航》,全文如下:
中日互为重要近邻。现在从北京到东京,每天都有数十个直达航班,只需飞行三个多小时。然而,近年来在推动中日关系改善发展之路上,我们却走了很久。
此次应邀出席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正式访问日本,是我作为中国国务院总理首次访日,也是中国总理时隔八年再次到访。我这次来,就是要推动两国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中日是在亚洲和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中日加强友好合作,符合两国和各国人民的利益。近年来,两国关系历经波折,各领域交流合作受到影响。我常想,中日分别作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和亚洲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如果双边关系始终在正确轨道上健康稳定发展,不仅能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也会为东北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带来更大助力。
当前,中日关系出现改善势头,站在重返正常发展轨道的路口。未来去向何处、应该做何选择?历史既可给人启迪,也能给人警示。
中日有两千多年交往史,舟楫相通的友好往来占据主流,双方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了各自的发展和进步。但在近代,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40多年来,双方关系取得长足发展。《中日和平友好条约》首次以法律形式确认了1972年《中日联合 声明》中有关处理历史、台湾等重大问题的原则,明确了中日和平共处、世代友好的大方向。1998年《中日联合宣言》和2008年《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 声明》又就此做出进一步阐示和发展。上述四个政治文件共同构成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实践证明,只要这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和精神得到恪守,中日关系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就会遭遇挫折。
今年适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40年后,我们在春和景明、万物生长的五月,共同重温条约为中日睦邻友好乃至亚太和平安全奠定稳固基础的初心,感到责任重大。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中日关系的历史长河里,不仅有中日之间的交往和互动,也有中日各自的成长和选择。
也是在40年前,中国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在前不久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宣示了中国坚持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展望未来,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唯有和平的外部环境、稳定的周边环境才能让中日和地区国家共同发展。我们相信,和平发展的开放之路注定会越走越宽。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地区形势的发展和变化,都呼吁大家结伴行、莫等闲。作为地区重要国家、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受益者,中国、日本、韩国的合作正积攒新的动能,各方有责任促进地区稳定与发展,以加快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的实际行动,维护自由贸易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推进东亚经济共同体建设和区域一体化进程,打造地区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极。
我在同日本经济界人士的接触中得知,不少日本企业愿分享“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广阔机遇。的确,中日经济互补性很强,在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 命浪潮中,拓展节能环保、科技创新、高端制造、财政金融、共享经济、医疗养老等多领域务实合作有着广阔前景,两国企业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拥有巨大潜力。此访期间,我们将见证两国在卫生和医学科学、服务产业、社会保障等领域一系列合作协议的签署,中方将同日方商签本币互换协议,并宣布给予日方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额度。可以说,中日互利双赢合作面临提质升级的新机遇。
我赞赏中日两国各界尤其是广大民间力量推动中日合作的积极意愿,特别是在中日关系困难时期,大家做了很多细水长流的努力,为推动中日关系峰回路转献策出力。他们让我感到民间友好是中日关系的根。唯有根深,才能叶茂。我们应继续鼓励“以经促政”、“以民促官”的有益做法,加强双方在文化、双向旅游等领域的合作,让两国民众在更多平台上更好地开展交流。此访期间,中方将向日方新提供1对朱鹮种鸟,以体现中国人民对日本人民的友谊。推动更多中日青年人互访,培养青年一代的相学相知,让他们在真实的历史启示中选择未来的路径。这样,中日关系的明天才是有希望的,持久和平的未来才是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