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左手产业右手基金 青岛“产融结合”促新旧动能转换)
“机遇抓住了才是良机,错失了就是危机。”这是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近日在《人民日报》刊文中的一句话。这句话的背景是,国务院于今年初正式批复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
“长期以来,山东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一直处于优势地位,但现在已经不那么耀眼,某种程度上陷入了由别人追着跑到追着别人跑的尴尬境地。”省委书记眼中的山东经济,已经到了非转型不可的阶段。
按照山东省的部署,确定了济南、青岛、烟台三核引领、区域融合互动的动能转换总体格局。其中,青岛的定位是要发挥海洋科学城、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和沿海重要中心城市综合功能,打造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形成东部地区转型发展增长极。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走进三核之一的青岛,深入当地政府、企业进行沟通交流。调研过程中,青岛的产业根基令人印象深刻,当地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以金融为特色的支持政策,企业家群体的创新精神也领跑山东,这些都为青岛的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重要支撑。
出台多项支持政策
青岛是中国最早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清末的开放为青岛的轻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后,青岛海尔、海信电器发展成为青岛质量立市的旗帜,张瑞敏、周厚健等企业家是其中的扛旗人;如今,青岛GDP(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山东首位,庞大的经济体量成为青岛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
据青岛大学教授孙国茂回忆,“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即使放眼全国,青岛经济的转方式、调结构都是比较成功的。“正是因为上一轮经济的积极转型,才奠定了青岛高端制造业、新兴产业在全省的引领地位。”
新旧动能转换的本质是要以实体经济为发展经济的着力点,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
记者从青岛市了解到,当地政府将推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政策清单、试点示范清单、平台项目清单、重点产业发展导向清单、专项规划方案清单等五张清单,目前全市范围内已储备了1000个重点项目库,将围绕120项重点内容开展工作。
从经济结构来看,青岛新旧动能转换也确定了明显的层次,首先是要做强做大九大优势特色产业,包括智能家电、汽车制造、现代物流、商务服务、轨道交通装备、现代金融、现代旅游、健康养老及现代海洋。
在未来新兴产业中,青岛还将重点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文化创意;商贸服务、食品饮料、机械设备、纺织服装、现代农业、橡胶化工等6个传统支柱产业也被列为改造提升的重点。
数据显示,2017年青岛市海洋经济总产值1.2万亿元,增长18.2%;海洋经济增加值2909亿元,增长15.7%。作为沿海城市,青岛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的优势得天独厚,集中体现在海洋经济产业门类齐全。
但是,青岛海洋经济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特别是海洋渔业等初级产业在经济中占绝大部分比例,而海洋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占比较少。守着一座“蓝色宝藏”,如何向海洋要发展、要效益,不仅是山东省的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更是青岛等沿海地区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青岛市长孟凡利近日表示,青岛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打造海洋科研中心,建设国际海洋名城,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材料、海水利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巩固提升船舶制造、海洋交通运输、海滨旅游等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涉海服务业。
强调基金落地
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青岛的一项重要优势在于,它是全国唯一的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目前,青岛市基金类注册企业数量超过1000家,其中在中基协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达到228家,私募基金认缴管理规模超过1000亿元,实缴规模近600亿元。
“‘十二五’期间,《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正式通过国务院审批。近年来,青岛着力打造金融中心和财富管理中心,青岛财富管理中心在国际上的排名也逐步提升,下一步还要加大财富管理发展力度,增加各类金融资产的管理规模。”孙国茂向证券时报记者介绍。
这也意味着青岛需要抢抓财富管理中心建设红利,积极吸引基金落地。与新旧动能转换相关的是,青岛市将在3~5年内陆续安排3000亿元的新旧动能转换基金,以支持新动能项目的发展。
产业和金融深度融合在青岛新旧动能转换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青岛市金融办副主任王锋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做转换基金就是要奔着产业去,要扎扎实实做到位。”据悉,目前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的签约资金已经超过1000亿元。
记者了解到,很多签约落地青岛的基金都已经明确了基金投向,其中尤其以海洋经济、军民融合、高端制造、生态健康等特色产业为主。“落地的基金都是带着项目来的,这样可以缩短新旧动能转换的资本介入周期,也是我们正在努力的方向。”王锋说。
青岛市之所以重视基金的落地能力及周期很容易理解——传统的旧动能处在换挡升级阶段,新动能又是地方急缺的产业,带着项目来,落地快,可以缩短新旧动能转换周期,不至于形成过长时间的“空笼期”。
为支持基金落地,青岛市出台了多项政策,如鼓励基金出资人或其他投资人购买引导基金所持基金的股权或份额,实行2年“裸退”,即在基金注册之日起2年之内购买的,按照引导基金原始出资额转让。
另外,在母(子)基金投资期结束后,对于投资市内企业比例在75%以上的,青岛市将给予基金管理人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经基金工作小组批准,对投资于青岛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或主投初创期、早(中)期科技型、创新型的母(子)基金可适度让渡引导基金收益。
“我们既引导企业转型,也提倡开放,为青岛各区(市)提供与国内重要投资人对接的窗口;同时鼓励驻青岛的金融机构,向我们引荐他们的基金合作伙伴。”王锋说。
在孙国茂看来,基金落地青岛并不愁项目,关键是要防止引导基金变成新一轮的明股实债,因此对目前大规模的成立各种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应该保留一点忧患意识。“如果政府引导基金强调自身的财政属性,要求保值增值,就容易形成明股实债,难以起到对中小企的扶持作用。”
孙国茂建议,青岛应进一步出台政策支持基金落地,同时政府要做好承担投资风险的思想意识准备。
用好资本市场
山东省副省长王书坚曾指出,落实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要用足用好资本市场规则。“资本市场是聚宝盆,可以利用的政策工具很多。”
这不得不让人审视山东的资本市场发展现状。2017年底,山东上市公司数量为195家,占全国总数的5.5%,但总市值不到2万亿,占全国比重仅3.5%左右,销售收入、利润等指标占比更是不及全国的2%。
在全国范围内,山东GDP总量仅次于广东、江苏,位列第三,山东上市公司的发展水平与其经济地位并不匹配。
这种不均衡还体现在,目前全国3500余家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约为180亿~190亿元,而山东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仅120亿左右,千亿市值公司仅青岛海尔一家,反观同行业的格力电器、美的集团市值都已达到3000亿元左右。
青岛的资本市场建设也面临类似问题:虽然GDP在省内排名第一,但截至2017年底,青岛上市公司数量仅29家,远低于同处沿海的烟台市。
“要实现青岛新旧动能转换以及财富管理试验区的落地,必须将上市公司作为重要的抓手和突破口。”孙国茂认为,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股权运营与市值管理与新旧动能转换和财富管理紧密相连,资本市场不应缺席财富管理,新旧动能转换更不能绕过资本市场。
“不能守着金山要饭吃。”当地政府官员的这一比喻反映出山东资本市场的窘境。
解决的办法并非没有。王书坚就特别提出,要重视利用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功能实现跨越发展。近年来,国内诸多企业通过上下游的并购整合以及跨行业并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购重组成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方式。但山东的并购规模目前仍然偏少,并购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发挥的还不充分。以去年为例,山东省仅有17家完成并购重组,涉及资产仅24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山东市值50亿元以下的上市公司占比约为1/3。孙国茂感慨,上市公司市值低于50亿元极易成为收购目标,近年来每年都有几家省内的“壳公司”被“拿走”,非常可惜。他建议加大对小市值公司的关注度,一旦其发展遇到问题,就应积极寻找本地有实力的企业接收。“国有企业接收也行,这也是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而且有效的途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