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行业新闻 - 正文

“断直连”后行业大洗牌 中小支付的“明花”与“暗柳”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李意安 2018-06-02 14:40:0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这套合作模式的确立,为中小支付机构依附于A/T的生存方式获得了合规性认可,也为其日后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最后,从监管层的角度来讲,多年围追堵截之下已经对第三方支付的管理驾轻就熟,不需要再为了第四方支付开辟出独立的监管空间。

(原标题:“断直连”后行业大洗牌 中小支付的“明花”与“暗柳”)

630“断直连”大限已逐步逼近。在支付宝、财付通的未来命运引起广泛关注之际,中小支付机构未来将去往何处也是市场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

此前,许多人尤其是资本市场人士都认为,支付宝和财富通在市场中占据绝对垄断地位的情况下,中小支付机构的生存空间受到极大挤压,而随着监管“断直连”任务的持续收紧,中小支付机构将更无喘息空间。

实则不然。

尽管网联从未公开过与两大巨头的合作模式,但从眼下银联公布的“支付宝/财付通(下文简称‘A/T’)合作模式”来看,断直连后,两大支付巨头与清算机构的合作链路将变为“商户-收单机构-银联-A/T-银联/网联-发卡行”,而不再是“商户-收单机构或聚合支付服务方-A/T -发卡行”。

这套合作模式的确立,为中小支付机构依附于A/T的生存方式获得了合规性认可,也为其日后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但相应的,第四方支付的未来则充满了相当的不确定性。

2013年开始,支付宝、财付通先后展开了向线下场景的大规模迁移。但苦于此前业务一直专注线上,两大巨头并没有自己的线下商户拓展团队,不得不借助外部力量。长期以来,由于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的直连不具合规性,A/T商户拓展不能直接借助支付第三方支付的力量,在此背景下,“第四方支付”也就是所谓的“聚合支付”应运而生。而第四方支付主要服务于两大巨头的线下扫码业务,具体工作依然是商户拓展、收单布放、数据管理、营销统筹等等,与第三方支付工作内容无异。

但和传统第三方支付相比,第四方支付的进入门槛几乎为零,不需要POS硬件、不用遵循银联标准、也不需要缴纳备付金,做一个门户(H5、APP或微信公众号)就可以接入A/T,谈商户收取手续费,再融合营销资源,收增值费用。因此以“聚合”之名行“二清”之实的机构并不在少数。

而由于支付环节直接在第四方支付做的页面上进行跳转,在此过程中,用户信息泄露的风险很难规避。而这种泄露,有被动也有主动。

举个例子,第四方支付的一种重要变现方式是利用A/T带来的流量为P 2 P和在线办理信用卡导流。其导流的P 2 P平台中不少年化利率都超过了36%——否则难以覆盖流量成本。与此同时,去年以来,各家银行纷纷效仿浦发银行的在线办卡模式,给予各个在线平台的激励也比较丰厚,为第四方们带来了重要的渔利空间。但当用户在其平台输入个人信息之后,许多第四方会将用户信息留存用以二次营销,甚至倒卖给其他互 金公司、信用卡中心或博彩机构,这类做法在业内并不鲜见,甚至已经成为部分聚合支付用以融资圈钱的商业模式。

用大数据来讲故事获取融资也是业界一种比较通行的做法。诚然,因为前端对接商户后台对接支付宝,不少聚合支付机构确实拥有进销存的数据,也确实有机构靠这一点成功获得融资。然而依旧需要指出的是,“大数据”的故事要成立,数据质量必须要高,换言之,数据在量级达标的同时,还需要形成结构化,不具备这些特质便不满足模型建立和输出的标准。但很显然,很多机构的数据还不足以谈论大数据。

去年,有不少第四方获得了融资,但今年开始,聚合支付难测的未来可能会成为其融资道路乃至未来求存路径的一个重大不确定因素。按照现行管理规定,扫码支付展业必须持有互联网支付和收单牌照,从这一点来看,“第四方支付”机构已经不具备拓展商户的资格。当然,聚合支付们已经敏感地意识到了即将到来的危机。近期,不少聚合支付公司都在积极洽谈收购牌照的事宜,这也成为部分第三方支付未来变现的一种路径。

首先,中小第三方支付的整体市场份额占比到底是多少?

易观发布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四季度,支付宝的市场份额占比是54.26%,腾讯金融38.15%。

以该数据计算,两大巨头垄断了92.41%的市场。而其余中小支付机构的市场占比仅为7.59%。

但事实未必如此。

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论,因为拥有用户的个人账户体系,支付宝、财付通的商业模式中有时候是作为线下收单方的上游存在,其定位介于普通第三方支付和发卡行之间。因此和其他支付机构不具有完全的可比性。而许多时候,与中小支付机构真正模式趋同的,是大量第四方支付,因此,中小第三方支付真正的市场份额占比难有确切统计。

在“断直连”后的清算模式中,对于A/T而言,将线下商户拓展的任务外包给持牌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合规模式,这比交给第四方聚合更具合规性。与此同时,由于发展历史和牌照资源的不同,迄今为止,第三方支付任在线下商户侧具备绝对优势,而线下商户依然是A/T最在意的资源。

而A/T生态之外,多年来,各家第三方支付出于转型压力都基于支付业务在金融场景上进行了延伸,例如为商户提供POS贷或为用户提供消费场景贷款,尽管业务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化,但在长时间的运营中,其风控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而对金融业务而言,风控和运营能力并不是大多数第四方能够短时间获取的。

最后,从监管层的角度来讲,多年围追堵截之下已经对第三方支付的管理驾轻就熟,不需要再为了第四方支付开辟出独立的监管空间。一个没有监管的法外之地,是难以靠自律实现治理的。“断直连”一旦落地,清理整顿这部分灰色市场或将成为监管下一步的发力方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