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股权质押强平受到限制 上市公司各显神通谋自救)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可以喘口气了。昨日有消息称,大额股权质押需经监管部门同意方能卖出,不允许强行平仓。实际上,为了应对股权质押风险,上市公司以及相关方各显神通谋求自救。尚有余力的股东一般会选择补充质押。与此同时,部分上市公司发布增持、回购计划,甚至停牌以缓解股权质押平仓风险。当前有未解除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较年初数量有所上升,但是质押市值有所下降,市值占比与年初基本持平,整体来看,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股票质押规模并未明显扩大。
股权质押强平受到限制 消息称需先上报征得同意
昨日有消息称,大额股权质押需经监管部门同意方能卖出,不允许强行平仓。记者从有关机构了解到的情况是,部分券商确曾收到有关股权质押的口头通知,股权质押强平将受限制,需要上报征得同意。有私募人士告诉记者,自己的一部分股份0.45(质押率)没有质押出去,另外创业板股份几乎没人要,质押成功后券商也处于强势地位,年化利率在10%以上。
质押股份触及平仓线的案例频发,但真正遭遇平仓的还极为少见,本周公告的华谊嘉信(300071)算是一例。
华谊嘉信6月21日晚间公告,公司股东上海寰信持有的华谊嘉信部分股份被强制平仓。据公告,上海寰信接到中信证券通知,因近期华谊嘉信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导致上海寰信股票质押业务的担保物价值与其所欠债务的比例低于约定的维持担保比例,而上海寰信没在约定的期限内补足担保物,中信证券于近日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对上海寰信普通账户持有的华谊嘉信部分股份进行强制平仓,强制平仓股份数为20.2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3%。
不过,也有券商负责人对平仓需上报的消息否认。一家大型券商两融业务部负责人表示,证监会并没有直接明令禁止股权质押平仓操作。“可能会给一些窗口指导,没有直接说不让平。”该负责人还透露,券商填报质押情况表、向证监会报风险情况,都是正常的定期报送常规动作。
增持、回购、停牌上市公司积极应对化解风险
实际上,为了应对股权质押风险,上市公司以及相关方各显神通谋求自救。尚有余力的股东一般会选择补充质押。梳理相关公告发现,仅6月19日以来,近10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股东补充质押的公告。其中,超过50家公司控股股东进行了补充质押。补充质押的原因都是质押股份面临平仓压力。
另外,有的公司选择停牌处理相关事宜。6月份以来,已有中南文化(002445)、东方海洋(002086)、睿康股份(002692)等公司由于控股股东的质押股票触及平仓线而申请停牌。
部分公司发布回购股份预案,相关股东则发布增持计划,向市场传达积极信息,期望对股价产生积极影响。统计显示,6月19日以来,超过30家上市公司发布增持计划以及增持进展公告,10家上市公司公告了回购计划或回购进展情况。
随着A股市场出现连番下行,近段时间也出现了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提示股票质押风险的情况。6月21日晚间,湖南发展(000722)发布公告称,近期公司股票价格出现较大波动,公司控股股东湖南发展集团持有的公司9800万股票触及平仓线,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47.18%,占公司总股本的21.11%。
而这批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股权质押中,相当一部分已经跌破预警线。天风证券的研究显示,将预警线和平仓线分别设定为150%和130%,截至6月19日收盘,当前正常交易的公司中,共619家公司股价接近预警线,其中跌破预警线公司共564家。
质押比例较高的个股容易形成较强的负反馈。由于质押比例较大个股的质押规模相对较大,所以在平仓抛售的风险下,可能形成较强的负反馈效应(平仓→股价下跌→更多股票质押达到平仓线→进一步平仓),促使股价急剧下行。国金证券在研报中称,个股质押比例较大说明大股东融资需求越大,所以在面临平仓风险时,大股东可能没有足够流动性去补充质押、防止强制平仓。
股权质押现状:中小创未解押比例相对较高
在质押新规、减持新规的限制下,股票质押违约后,或者资金方被迫展期,或者融资人借新还旧,这也使得部分已违约的股票质押并未被市场发现。“如果上市公司公告了大股东触及平仓,那基本上是实在没办法了,才会自曝。真实的质押违约风险,可能比现在公告看到的要严峻得多。”业内人士称。
当前有未解除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较年初数量有所上升,但是质押市值有所下降,市值占比与年初基本持平,整体来看,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股票质押规模并未明显扩大。
另外从板块分布角度看,主板有未解押股票的公司共1015家,市值为2.68万亿,占主板总市值比例5.51%;中小板有未解押股票的公司共736家,市值为1.59万亿,占中小板总市值比例为15.0%;创业板有未解押股票的公司共598家,市值为0.72万亿;占创业板总市值比例为1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