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惊动21万亿理财市场!重磅新规落地 1万元就可买银行理财

来源:券商中国 2018-07-21 13:25:5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延续对理财产品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的“三单”要求,以及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的限额和集中度管理规定。《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拟作为《办法》的配套制度,其适用的监管规定与其他同类金融机构总体保持一致。

(原标题:惊动21万亿理财市场!重磅新规落地 1万元就可买银行理财)

翘首期盼的理财 新规终于落地,这一新规,将实实在在影响21万亿银行理财市场。无论利好程度与预期落差程度如何,A股金融板块是率先欢腾了。

时隔3个月,作为资管新规的配套细则,理财 新规7月20日终于正式落地。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理财 新规”)显示,理财 新规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定位于规范银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

对照资管新规,理财 新规对产品分类、净值化管理、嵌套分级、杠杆运作等监管要求进行了修订和强化,但在产品投资范围、销售门槛、份额分级、合作机构等方面更加严格。

除了理财 新规正文外,本次还发布附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要求》,内容与2011年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基本一致,但增加了对结构性存款销售的相关要求,约束互联网、电子化代销发行空间,删除了对五级风险评级分类的销售限额相关规定。

具体来说,理财 新规有以下十大重磅内容:

1、单只公募理财产品销售起点由5万降至1万。

实行分类管理,区分公募和私募理财产品。公募理财产品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公开发行,私募理财产品面向不超过200名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单只私募理财产品销售起点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

这一条对银行来说是重大利好,有银行理财小伙伴戏称,“银行理财也降到1万门槛了,公募基金要哭晕在厕所!尤其是利好农行、邮储银行这类以农民客户为主的银行。”

2、允许现金管理类产品暂参照货基估值核算规则。

与“资管新规”一致,要求理财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鼓励以市值计量所投资资产,允许符合条件的封闭式理财产品采用摊余成本计量,通过净值波动及时反映产品的收益和风险,让投资者在清楚知晓风险的基础上自担风险。过渡期内,允许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暂参照货币市场基金估值核算规则,确认和计量理财产品的净值。

3、非标投资仍要求期限匹配,非标比例仍保留。

延续对理财产品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的“三单”要求,以及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的限额和集中度管理规定。

4、设定理财产品所投资产负面清单,理财可以投资债转股。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不得直接投资于信贷资产,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本行信贷资产,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本行或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本行发行的次级档信贷资产支持证券。面向非机构投资者发行的理财产品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不良资产、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监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新规还表示,理财产品可投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附属机构依法依规设立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也就是说,理财产品可以投债转股,且理财 新规并未区分是公募理财还是私募理财。

5、银行理财不允许发行分级理财产品,负债比例(总资产/净资产)上限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6、理财产品所投资资管产品的发行机构、受托投资机构和投资顾问为持牌金融机构。

同时,考虑当前和未来市场发展需要,规定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附属机构设立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除外,以及监管部门认可的其他机构也可担任理财投资合作机构,为未来市场发展预留空间。

7、过渡期要求与“资管新规”一致,银行可按照自主有序方式制定本行理财业务整改计划。

监管部门监督指导各行实施整改计划,对于提前完成整改的银行,给予适当监管激励。过渡期结束后,对于因特殊原因而难以回表的存量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及未到期的存量股权类资产,经报监管部门同意,商业银行可以采取适当安排,稳妥有序处理。

8、强化信息披露,规定具体披露频率。

在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的同时,提出了具体的理财业务信息披露要求:公募开放式理财产品应披露每个开放日的净值,公募封闭式理财产品每周披露一次净值,公募理财产品应按月向投资者提供账单;私募理财产品每季度披露一次净值和其他重要信息;银行每半年向社会公众披露本行理财业务总体情况。

9、对结构性存款提出监管要求。

银保监会强调,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为真正意义上的资管产品。理财 新规规定,保本型理财产品按照结构性存款或者其他存款进行规范管理。

其中,对于结构性存款的要求包括:将结构性存款纳入银行表内核算,按照存款管理,相应纳入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保费的缴纳范围,相关资产应按规定计提资本和拨备;银行销售结构性存款应执行理财 新规及附件关于产品销售的相关规定,充分披露信息、揭示风险,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银行开展结构性存款业务,需具备相应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等。

10、资管子公司有单独的管理办法,但其适用的规定与与其他同类金融机构总体保持一致。

银保监会方面称,目前已起草《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待《办法》发布后,将作为《办法》配套制度适时发布实施。

在“资管新规”、《办法》和《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三者的关系和定位方面,《办法》为“资管新规”的配套实施细则,并与“资管新规”监管要求保持一致,拟适用于银行尚未通过子公司开展理财业务的情形。

《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拟作为《办法》的配套制度,其适用的监管规定与其他同类金融机构总体保持一致。

看点一:金融股强势反弹,机构看多银行股

今天A股交易时间,市场就传闻理财 新规即将落地,并在非标投资、过渡期整改等多方面都有所放松,市场受此利好消息影响,下午起,金融股全面反弹,特别是银行股大涨。

截至当天收盘,银行股集体大涨,尤其是多只城商行股涨停。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的股票也都出现5%以上的涨幅。

除了银行股,各类非银行金融股也强势反弹。

更为重要的是,此前长达一年多的金融强监管政策正迎来边际放松。

除了理财 新规给银行理财转型些许“喘息”外,近日央行和银保监会要求银行要加大信贷投放和投资信用债,有评论称新一轮信用扩张已启动。这些迹象都说明行业监管政策从“去杠杆”转变为“稳杠杆”。

因此,有观点认为,银行板块的底部已经确认,估值将回升。

中信建投证券银行组研报就认为,在面对国内信用市场过度紧张的背景下,国内宏观货币政策和行业监管政策在适度边际放松,近期出台的一系列监管政策都是在稳杠杆。稳杠杆将有助于消除信用紧缩风险,同时切断信用市场风险向银行信贷资产的迁移。银行板块底部确立,四季度行情将好于三季度,估值可以从0.7倍PB回升到0.9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新规真正落地后,实际上与资管新规相比并无明显改动,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利好弱于预期,所以周一开盘金融股能否涨势如虹仍有待观察。

看点二:非标投资与资管新规一致,未见松动迹象

由于此前市场普遍反映资管新规对投资非标产品的要求相对严格,银行理财非标转型难度较大,市场一致期望理财 新规对于非标投资有所放松。但实际上,理财 新规仍延续了资管新规的要求。

在非标投资限额方面,理财 新规仍保留了现行的非标投资比例要求,并强调集中度管理。

具体来说,全部理财产品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理财产品净资产的 35%,也不得超过商业银行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

在集中度管理方面,要求商业银行全部理财产品投资于单一机构及其关联企业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余额,不得超过理财产品发行银行资本净额的10%。

联讯证券分析师李奇霖说,总体来看,理财征求意见稿有助于缓解因运动式监管和对未到期存量资产提前赎回引发的存量债务风险,但增量上对风险偏好改善的幅度弱于预期,去杠杆仍在路上。

看点三:公募理财投股票留口子,但要等细则

理财 新规仍按照资管新规所要求的消除多层嵌套,缩短融资链条,延续理财产品不得投资本行或他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规定;根据“资管新规”,要求理财产品所投资的资管产品不得再“嵌套投资”其他资管产品。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现行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制度规定公募理财产品只能投资货币型和债券型基金,《办法》放开了相关限制,允许公募和私募理财产品投资各类公募证券投资基金;同时,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理财产品投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可以不再穿透至底层资产。

也就是说,理财产品投资公募基金不需穿透至底层资产,但投资其他类产品要实行穿透。

值得注意的是,在投资范围方面,理财 新规列出了正面和负面清单。尤其对于投资权益类资产方面,不同于现行的高净值、私行理财可以投资股票,本次新规并未对于公募或私募产品投资股票做出明文禁止。

此前有媒 体报道称,公募理财产品仍不允许投股票。但新规表示,“公募理财产品投资境内上市交易的股票的相关规定,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另行制定”。

也就是说,公募理财投资股票的口子仍在,但要等待细则。

看点四:理财 新规落地前,银行已在艰难摸索转型

尽管理财 新规在资管新规出台后3个月才落地,但在这3个月期间,银行并未停止转型。

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银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余额到6月末余额为21万亿元,自去年底以来一直不断回落。

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的最新数据显示,在产品运作模式方面,净值型产品增长明显。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资金余额达16万亿元,占所有理财产品的资金余额首次超过一半。2017年下半年开始,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的规模和占比增幅较快。

不过,数据看上去很美好,但现实中银行理财的转型却很痛苦很艰难。对银行理财来说,资管新规带来的最大挑战,无疑就是要求打破刚性兑付,实现产品的净值化转型,但这绝非易事。

“净值化的挑战真的很大,市场对净值化产品的接受会有很长的过程。”一股份行资管部人士称。

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董希淼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个人投资者仍是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投资者,部分客户会难以接受“刚兑”打破,尤其是中老年客户是否接受面临不确定性。多数银行已经普遍习惯预期收益率型产品形式,对于净值型产品需要一定的适应期和窗口期。

实际上,银行理财从业者普遍认为净值化转型挑战大,也是因为“初战碰壁”。资管新规落地后,已有不少银行开始尝试发行符合新规要求的理财产品,但效果并不理想。

“资管新规发布后我们尝试发行了几款符合新规要求的理财产品,跟我们预期一致,客户不太接受,卖得非常不好。”一国有大行资管部人士称。

另一国有大行的资管部人士也坦言,虽然现在都在尝试发行新产品,但挑战很大,例如面临着客户对净值化产品、1年期以上的产品接受程度低、私募产品客户资源有限等问题。

看点五:这些银行正这样转型

不过,尽管当前产品转型挑战大,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业内的共识是,银行理财要与其他资管产品走出一条差异化道路,这样才能在未来更为激烈的资管行业竞争中生存下去。

招商银行资管部副总经理魏青表示,银行理财在进行转型之前首先要明确定位,是做全能型资管机构,还是精品型资管机构。像招行这类理财规模体量较大的银行来说,主要是定位在全能型,这就意味着要为各类客户提供理财服务,从产品体系看主要分三类:类货基产品、“固收+”产品,以及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提供有针对性的策略投资。

中信银行资产业务管理中心总裁助理黄凯华则表示,过去银行理财因为有隐性刚兑的存在,各家银行的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未来银行理财的产品线布局将逐渐分化,中信银行就考虑布局类货基产品、针对客户需求基于标准化资产的产品、针对私募客户的类信托产品,也会逐渐尝试被动型专业资管产品。

南京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助理张兰认为,尽管银行理财朝着净值化方向转型是大势所趋,但完全与其他类资管机构拼净值化管理能力,无疑面对的是一个异常激烈的市场。银行理财应如何与其他资管产品竞争?保持银行特有的竞争优势是关键。

“银行理财擅长做流动性管理和债权类资产的投资,因此,未来短期流动性管理的产品将是银行理财的重要品种,此外,以配置债权类资产的中长期理财产品也是较好的选择。”张兰说。

“不论银行理财产品如何转型,从客群偏好看,未来产品仍会稳健安全为主,我们行定的产品转型大方向还是类货基和偏固收类资产。”一大行资管部副总说。

看点六:转型后的银行理财,哪些产品将成“爆款”

从上述银行理财高管的反馈看,尽管都在提产品的差异化转型,但类货基产品、以固收类为主的中长期理财产品都是各家银行相中的产品类型。可以预见,这两类有望成为银行理财的“主流”。

普益标准的报告也表示,从流动性溢价的角度看,短期限产品流动性溢价显著高于长期限产品流动性溢价,这表明为获得产品的高流动性,理财客户愿意放弃大部分收益诉求。在此背景下,类货币基金理财产品或将成为银行资管未来重要转型方向之一。

据普益标准预计,从风险偏好需求看,受资管新规影响,银行理财整体规模或将萎缩近两成,客户产品选择分化显著。具体来看:

1、在资管新规发布后,客户需求发生明显变化,市场份额占比近20%的一级风险产品(规模约为5.15万亿)所对应的客户或将逐步退出理财市场。

南京银行资管部总经理助理张兰则称,银行理财在这一轮转型过程中,是一场最大规模的投资者教育行动,一定会有一批对风险极度厌恶的投资者回归银行表内存款。

2、二级风险产品所对应的客户经过教育和引导,会继续留在理财市场,但未来将更偏好于类货币基金型或其他相对低风险的产品。

3、三级风险产品所对应的客户风险偏好适中,可较快的适应中低风险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转型。

4、四、五级风险产品所对应的客户风险偏好相对较高,资管新规后,理财资金投向范围扩大,适时推出主要投向权益类资产的理财产品,可进一步匹配这一部分客户的需求。

根据理财 新规,商业银行应当对非机构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确定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评级,由低到高至少包括一级至五级,并设置适当的期限和销售起点金额。

商业银行发行公募理财产品的,单一投资者销售起点金额不得低于 1 万元人民币。商业银行发行私募理财产品的,合格投资者投资于单只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金额不得低于 30 万元人民币,投资于单只混合类理财产品的金额不得低于40 万元人民币,投资于单只权益类理财产品、单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产品的金额不得低于 100 万元人民币。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理财 新规虽然要求风险承受评级至少分五级,但对于每一级的销售限额并未作出规定。相比之下,2011年颁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对每级都作出限额规定。

看点七:大行设立子公司踟蹰背后的顾虑

早在2015年,光大银行率先公告,董事会同意设立理财业务全资子公司,该事项还需报请监管机构审批。同年,浦发银行和中信银行也相继公告称,拟发起设立资管子公司。

不过,由于彼时监管政策不明朗,这三家设立资管子公司一事再无下文。资管新规为银行设立资管子公司带来转机。根据资管新规要求,主营业务不包括资产管理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资产管理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强化法人风险隔离,暂不具备条件的可以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业务经营部门开展业务。

资管新规落地前后,多家银行宣布成立资管子公司,截至目前,已有12家银行就此公告。成立资管子公司,一方面是利于将作为代客理财的资管业务从银行体系独立出来,实现风险隔离;另一方面也符合国际主流做法。此外,子公司会有相对灵活的市场机制,也可按要求申请多种金融牌照,丰富产品体系。

但银行的顾虑同样很多,作为总行层面的一级部门,一旦独立出去,是否还能向以前那样获得总行其他部门和分支机构的业务联动和支持,则是目前不少银行理财部门高管所担心的。

“成立子公司最大的不利,就是脱离了与母行天然的紧密联系。相应的,与母行其他业务条线的联动也会有所弱化,尤其是在销售渠道和资产提供方面。”上述国有大行资管部副总说。

“分家过日子”并不容易,来自母行的支持弱化的可能不仅是资产端和销售渠道,对风控机制、流动性管理、后台IT系统、投研能力等都是不小的考验。

“银行资管部门的风控制度是依托总行的风控体系的,高收益资产的风险审批由授信审批部门负责,机制比较严格。如果银行资管部门独立成子公司后,就要自己建立风险审批机制,这其实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上述国有大行资管部副总说。

招商银行资管部副总经理魏青称,该行的资管事业部目前有200多人,若成立子公司,可以直接把部门整体剥离出来,一个公司的雏形也能很快建立起来。“但挑战也很明显,以事业部形式存在的时候,我们没有自己的IT交易系统,也缺乏特定领域投资的专业研究人员,这些都是子公司成立后要自己建立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波申请设立银行资管子公司的操作中,股份行走在了前面,截至目前,尚未有一家国有大行对外公布此安排。对国有大行来说,设立资管子公司的挑战和顾虑更多。

“国有大行已经实现了大型集团化运作,旗下有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若再单独设立银行资管子公司,势必会与其他兄弟公司目前所做的业务有交叉,如何整合这些公司的资管业务,现在都还在探讨。对我们银行资管部来说,我们不希望因为要设立子公司,使得自己的业务资源变弱。因此,如何设计机制体制,保障资管子公司设立后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这是一个重大课题。”另一国有大行人士称。

该国有大行人士还补充道,该行未来可能在成立资管子公司的同时,总行层面仍保留资管部。在分工方面, 子公司负责理财运营,资管部负责管理。“但这些都还没有成型,只是在内部讨论,预计理财 新规出台后会加快推进步伐”。

“从长时间维度看,银行即便今天不成立子公司,10年后也是必然选择。从监管政策看,资管子公司能得到的政策优势是银行资管部所不能得到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