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欧央行货币紧缩渐近)
欧央行将于本周四举行议息会议。基于欧央行6月例会意外释放“鸽派”信号,有观点预计,欧央行在明年9月之前不会加息。不过,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多个基本面因素发生改变,促使欧央行货币紧缩预期升温。
首先,欧元区通胀水平回升,且达到2%的“达标线”。虽然不似日本饱受通缩之困,但通胀率过低一直是欧央行不敢贸然收紧货币政策的主要原因之一。欧元区6月CPI终值按年率折算增长2%,达到欧央行设立的“2%附近”的目标,对于寻求削减量化宽松(QE)规模的欧洲央行而言,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市场预计,年内欧元区通胀水平将稳定在2%附近,在年底顺利结束QE后,加息等紧缩措施有望被提前提上日程。
其次,欧元区经济“筑底回暖”势头明显。欧元区一季度GDP增速放缓,仅环比增长0.4%;欧元区6月公布的部分重要经济先行指标,如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表现疲软是市场预计欧央行不敢贸然收紧货币政策的原因。然而,工业产出和景气判断等指标均反映,尽管欧元区扩张速度远低于去年四季度时的“高速”,但已稳定维持于仍高于欧元区近年趋势的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尽管欧元区内外部风险增加,但其投资、消费和就业创造仍呈现上行趋势,经济扩张至少还能够持续“若干年”。未来六个月经济复苏速度会比市场预期更快,欧洲央行会加快加息步伐。
再次,欧元区内政治局势趋于缓和。此前意大利国内局势一直是困扰投资者的主要因素之一。尽管一波三折,但随着朱塞佩·孔特领衔的意大利联合政府宣誓就职,意大利局势动荡也明显缓和,短期脱离欧盟的概率已经很低。目前看意大利主要政党的脱欧立场均有所缓和,给欧元区带来良好的传导效应,未来再次出现如英国这样的大型经济体脱欧的可能性在不断下降。
最后,在美元升值背景下,不少经济体都在收紧货币政策,给欧央行带来外部影响。美联储进入稳步加息周期已毋庸置疑。今年以来,由于美元升值等因素影响,不少新兴经济体在进行加息等措施应对。连基本面与欧元区类似、货币政策更为“鸽派”的日本央行都有所动摇。日本央行在下周的货币政策例会上可能将讨论当前货币政策的副作用,很可能出台类似于2016年推出收益率曲线控制的“名义上宽松、实际上紧缩”的政策调整。
在种种大环境下,欧央行货币政策的紧缩预期正在升温。在已确定年底退出QE的情况下,随着经济增长预期的强化和通胀走高,欧元区跟随全球紧缩大势,提前进入加息周期的可能依然存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