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名家观点 - 正文

当前尤须最大限度激活微观主体创新禀赋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8-08-26 14:26:5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激活微观主体创新禀赋,不仅是抑制系统性经济风险爆发的力量支撑,更是新兴经济体高质量发展的真正依靠。各级各地政府须以前瞻性的政府规制,培育透明高效的制度、运转良好的市场及强大的创新力,营造真正服务于“双创”的制度与产业发展环境。

在国新办日前举办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央行副行长朱鹤新就金融如何精准支持高新技术制造业、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发展回答了记者提问,表示将通过机制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以切实有效化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央行负责人的上述表态,说明我国货币政策在逐步走出“大水漫灌”的既往政策窠臼的同时,正将精准导入实体经济需求作为融资基准。

形势催人。在昨天开幕的“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上,多位银行负责人均谈到银行如何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服务,呼吁金融改革必须回归本源,既要全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也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银行必须改变传统做法,切实针对小微企业的特点量身打造融资服务对接机制。

无论经济格局与金融格局这些年来有了多大变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永远不应被偏离。大国现代金融,其本质特征应该是基于强大制造业、全球贸易中高端价值链和资产定价权的有效整合,是对该国科技、产出、创意以及国际协调力与领导力的全面萃取。毋庸置疑,现代金融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但是,金融再重要,也不能改变其与实体经济毛与皮的辩证关系。尤其是对我国这样一个尚未完成工业化、尚未建成完善的社会保障与医疗服务体系的新兴经济体而言,尤须在发展金融市场,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下大力气解决“金融空转”和“脱实入虚”问题,切实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营造提高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的产业与创新环境。

现在最紧迫是要改变一贯的做法。小微企业尤其是创新型小微企业的特性决定着不能照搬传统的做大企业的那套做法,必须有针对小企业特点的做法。比如简化业务流程,以减少人力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充分利用大数据破解信息不对称的难题,以平台的方向集成资源做深普惠服务,打造多维立体的普惠金融服务网络,以生态为目标,赋能社会共享发展,如建设银行积极推动能力开放为社会提供技术和信息共享服务等。

当下,全球经济科技与产业发展正涌现出不完全以各国政府或国际组织规划为静态指标参照的新变化,无论是研发实力强大、底蕴深厚的全球公司,还是握有独特优势成长迅速的创新型企业,以及目前小微但紧密对接技术变迁与消费趋势的企业,其对产业、技术与人类未来消费体验的前瞻性把握与测试,将在很大程度上引领全球科技和产业变迁趋势。

笔者最近在浙江湖州、嘉兴和江苏盐城等地调研,平心而论,长三角之所以能成为我国创新版图中最具活跃的部分,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是区域内政府在营造竞争性市场环境与适配的支持体系方面所做的扎实且有效的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全力营造浓郁创新氛围、提升行政效率和精准服务已收到了预期效果。

目前,长三角26个城市正在形成以上海为龙头,以杭州、宁波、苏州、南京、合肥、芜湖等为重要支撑的超级经济带,通过域内协调机制,不断整合金融市场、服务贸易、中高端制造、研发资源与前沿科技,着力构建高度网络化的金融、产出、创新与营销服务体系,形成从设计、生产到服务的系统集成,以最终实现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配置优化资源。科技创新正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今年上半年,浙江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为3393.38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比规上工业高2.3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61.2%。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8065.71亿元,同比增长15.7%,增速比规上工业高0.37个百分点。1月至5月,浙江高新技术企业累计投入科研经费579.78亿元,同比增长8.52%。1月至6月,新认定备案科技型中小微企业3602家,完成年度目标的60%;技术交易合同总额达281.12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59.43%。

江苏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9万亿元,同比增长7.6%,比去年同期提高1.77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3.46%。尤其突出的是,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中内资企业主体地位显著增强,产值占比超过6成。业内人士分析,这得益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强化。1月至6月,江苏企业专利申请和授权同比分别增长50.25%和53.47%,代表高含金量的PCT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76.65%。通过创新型企业培训计划,目前江苏已培育形成140家创新型领军企业、1461家科技型拟上市企业、13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组成的企业创新梯队,成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生力军。

我国终将告别一般意义上的“世界工厂”,未来在全球经济金融与产业发展格局中的目标追求将是基于原创能力显著提升与产、融、投高度一体化的“世界智造”中心与价值链管理中心。随着在研发领域的大当量投入与专业人才队伍的壮大,整体而言,我国正进入收获期。一旦数以千万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通过对隐含性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成为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基于“双创”背景带来的创新型企业的孵化效应将十分可观,必将推动我国企业与产品在全球价值链的提升。

激活微观主体创新禀赋,不仅是抑制系统性经济风险爆发的力量支撑,更是新兴经济体高质量发展的真正依靠。各级各地政府尤须以前瞻性的政府规制,培育透明高效的制度、运转良好的市场及强大的创新力,以及一流的教育水平和科研机构,还要切实降低民营资本参与产业发展的准入门槛,营造真正服务于“双创”的制度与产业发展环境。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