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消费金融行业喜忧参半 五成机构半年盈利14亿元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骄 魏倩 2018-09-11 08:38:0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近期多家消费金融公司陆续披露上半年成绩。还有一些消费金融公司也栽了跟头,北银消费金融、杭银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大众汽车金融等公司今年以来因违规分别被人民银行或银保监会开出了罚单。

(原标题:消费金融行业喜忧参半 五成机构半年盈利14亿元)

近期多家消费金融公司陆续披露上半年成绩。从资产、营收和净利这些绝对数字来看,消费金融行业延续“冰火两重天”格局,十余家公司业绩增速较为强劲,但也有部分公司深陷亏损泥潭。

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大致可分两类:银行系、产业系。其中,银行控股或参股的公司占九成,主要业务就是提供无抵押的消费信贷。据不完全统计,中邮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杭银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等10余家公司实现盈利,占全部23家持牌金融消费公司的半数左右。这10余家公司总计利润超过14亿元,其中,去年坐上头把交椅的招联消费金融贡献了近半数,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30.4亿元和6.04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32.3%、11.6%。

马上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等三家公司营收、净利增速超过100%。其中,马上消费金融今年上半年营收41.07亿元,同比增幅229.38%;净利润3.66亿元,同比增幅173.13%。海尔消费金融营收为5.23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41%;税后净利润6091.5万元,同比增长238%。而今年崛起的兴业消费金融,上半年营收8.69亿元,净利润2亿元,增速高达119.78%。

有人欢喜也有人愁。比如,仅仅运营一年多的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公司,今年上半年亏损8100万元。而去年盈利2.17亿元的苏宁消费金融,今年上半年营收3.71亿元,同比增长263%,却亏损了2892.5万元。

“这样的业绩增速在意料之中。”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接受上证报采访时表示,一方面由于消费金融机构的体量较小,在整个行业中占比较低;另一方面,消费在经济增长中占主导,导致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空间扩大,这些机构因此得以迅速成长。

也有市场人士表示,目前消费金融公司的市场竞争主要还是在拼流量和拼资金。

为了占据市场份额,部分消费金融公司依赖线下获客的比例居高不下,这自然难逃监管“法眼”。中邮消费金融顺应监管要求,主动排除各项风险隐患,整改可能存在的问题,自2018年9月1日起至2019年1月1日,暂停全部线下渠道受理普通“邮你贷”业务。

还有一些消费金融公司也栽了跟头,北银消费金融、杭银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大众汽车金融等公司今年以来因违规分别被人民银行或银保监会开出了罚单。

“若对线下代理机构和消费场景管控不严,消费金融公司出现大额逾期、风控漏洞等问题的几率就会提高。”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一洋接受上证报采访时表示。

同时,在业务快速发展的迫切需求下,增资也成为消费金融公司的当务之急。今年,中邮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等公司分别完成几亿至20亿元不等的增资。市场人士称,此举或能降低企业杠杆率,满足类金融机构的强监管。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