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港澳发展获注新动能 粤港澳大湾区锚定未来新坐标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朱文彬 2019-02-20 08:54:1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在丁力看来,《规划纲要》重点之一就是“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港澳两地如何融入上着墨甚多。《规划纲要》明确将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并列为大湾区内四大中心城市,并各自作了相应的发展定位。

(原标题:港澳发展获注新动能 粤港澳大湾区锚定未来新坐标)

“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指明了粤港澳大湾区通往世界级大湾区的发展方向。

“《规划纲要》最大特色,就在于‘一国两制’的作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19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内地联通世界的重要桥梁和窗口,香港和澳门是《规划纲要》中的浓墨重彩之处,港澳所长对应国家所需,是粤港澳大湾区锚定未来新坐标的新机遇所向;港澳所长促进优势互补,也是香港、澳门未来长期繁荣稳定的新动能所在。

明确各自发展定位

“很多人认为,《规划纲要》是个区域性的发展规划,其实不能这样简单理解。”丁力表示,《规划纲要》有着更深层的战略意义。

在丁力看来,《规划纲要》重点之一就是“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港澳两地如何融入上着墨甚多。

“依我个人观点,在整体的规划布局中,港澳处于‘主角’的地位,通过大湾区的深入融合发展,以确保港澳两地的长期繁荣稳定。”丁力说。

《规划纲要》明确将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并列为大湾区内四大中心城市,并各自作了相应的发展定位。

不过,各个中心城市在《规划纲要》中出现的频次仍有差别。梳理统计发现,“香港”出现次数为102次,“澳门”90次,“广州”41次,“深圳”39次。

丁力认为,在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上,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资源流通,包括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战略资源的流通;二是在资源流通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大湾区的利益共同体,这需要进一步对落地政策进行细化;三是大湾区内“2+9”城市要进行协同发展,按照《规划纲要》明确的定位指向,深化合作,实现共赢。

他提醒道,大湾区内城市不能光提倡对外开放,特别是内地9个城市,还要注重“对内开放”,即加大内部合作和沟通协调,避免形成“分灶吃饭”的局面和因无序竞争而产生内耗。

香港:核心优势进一步强化

2月19日,香港运输及房屋局(运房局)与民用航空局在北京签订备忘录,落实扩大《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间航空运输安排》,双方同意开放香港与内地珠三角地区之间的海空多式联运代号共享。

双方同意,将往来香港的跨境直升机服务拓展至涵盖整个广东省的航点,为旅客提供高端及快捷的空中运输选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的空中交通联系,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内更多元化的商贸和经济活动。并且,香港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之间的航班班次亦会有所增加。

作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之一,香港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不仅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空枢纽,同时凭借港口等便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内地通达世界的一个重要桥梁。

《规划纲要》提出,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推动金融、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培育新兴产业,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

“香港可以把国际联系和国际经验带到内地,携手粤澳联合对外推广,将国际企业引进大湾区广阔的市场,同时助力内地企业走出去,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并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当日表示。

作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香港在金融上的优势还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得以更大施展。在港交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看来,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外汇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可将大湾区作为整体,充分利用珠三角与港澳各自优势,创新更多与人民币在全球配置相适应的市场工具、管理手段与政策便利,进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澳门:迎接新发展重大机遇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澳门回归20周年。

这一年,将对澳门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规划纲要》指出了澳门的战略定位: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澳门要顺应祖国繁荣发展的大势,借助《规划纲要》带来的春风,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担当澳门时代使命,与广大居民一起尽最大的努力,以优异的工作成绩,迎接国庆70周年和澳门回归20周年。”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指出。

澳门立法会议员、澳门经济学会理事长柳智毅认为,澳门特区在五年规划中关于培育新兴产业的部署,包括会展业、中医药业、文化创意产业,以及特区海洋经济、金融服务业等,都在《规划纲要》中有所体现。特区政府将进一步研究制定具体配套规划措施,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业界也应该乘势而上,调整或制订发展策略规划,通过区域合作寻找更多拓展机会。

在11个大湾区城市中,澳门是地域面积最小、总人口最少的城市,面临着经济结构较为单一、空间发展受限、高房价高地价等问题。

在澳门会议展览业协会理事长何海明看来,《规划纲要》将为澳门会展业发展提供较大机遇,澳门会展业界将围绕“一中心”(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一平台”(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及“一基地”(构建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定位,从文化旅游等方面引进及培育一些优质的会议展览品牌项目。

港澳科技创新作用凸显

“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早在2015年11月,香港特区政府就组建了“创新及科技局”部门,提出香港“再工业化”。香港在优势领域探索“再工业化”,此次也获得了《规划纲要》的支持。

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黄锦辉认为,制造业是科技革 命下技术创新的主战场。香港已经度过了漫长的“工业真空期”,“再工业化”可以孵育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再造制造业的竞争力,将为香港经济发展的未来“储能”,让香港在新的产业竞争中抢占有利位置。

“如果能在中央支持下把香港打造成为国际创科中心,在配合国家发展战略、大湾区建设中推进‘再工业化’,香港制造业将迎来新的春天。”黄锦辉说。

《规划纲要》提出,充分发挥香港、澳门、深圳、广州等资本市场和金融服务功能,合作构建多元化、国际化、跨区域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支持香港私募基金参与大湾区创新型科技企业融资,允许符合条件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进入香港上市集资平台,将香港发展成为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融资中心。

澳门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叶桂平表示,在后续专项配套政策措施的促进下,粤港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将能得以一一落实。同时,《规划纲要》明确要推进香港、澳门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建设,将是澳门高校提升基础研究水平,鼓励科技和学术人才交往交流的重要举措。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