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威马汽车临生死大限:去年交付目标未完成 开年“变相召回”汽车)
威马汽车被曝质量问题频出、一万辆交付“任务”一推再推后,业内对于其2019年能否穿越生死线充满怀疑
2019年伊始,一则看似积极的公告为威马汽车再次蒙上一层阴影,因出现“用户体感冷、低温环境下车辆静置电量损耗和充电功率低以及部分充电桩不匹配等问题”,威马汽车拟为用户提供“免费升级”。
其为人诟病已久的质量问题再次成为热议。2018年10月以来,因汽车自燃、延迟交付、“隐瞒”补贴政策等事件,威马汽车频频遭遇退订,原定于2018年年底交付的1万辆目标一拖再拖,至今没有相关消息。
即便如此,威马汽车仍坚持“2019年10万辆目标不变”。追根溯源,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曾宣称“10万辆是初创车企的生死线”。
多名汽车分析师认为,2019年能存活下来的初创车企不会超过三家。
变相召回汽车
随着首批汽车交付目标的失败,威马汽车俨然失去气场。2018年12月末,公司宣布,由于交付环节太“复杂”,原定于2018年内完成的1万辆交付目标,将延期至2019年初才能完成,2019年冲刺交付10万辆的目标仍未变。
仅在半年前,这家新能源车企还在大肆宣传“年内交付1万辆”、“10万辆只是小目标”,其创始人甚至揶揄同行公司“小规模交付不叫交付”。
但问题在于,威马汽车当时提出这些目标的底气是什么?一万辆交付目标未如期完成,公司为何对于2019年实现10万辆的任务却充满信心?具体战略分几步?对于为市场诟病已久的质量问题,公司拟采取哪些措施解决?2月21日,《投资者网》致电并向威马汽车媒体部发去调研函,截至发稿,对方仍未给出相关解释。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新车质量频出的问题,开年伊始威马汽车便在着手解决。日前,威马汽车发布《告用户书》,将于2019年2月28日全面启动“新春升级计划”,优化部分用户反馈的用户体感冷、低温环境下车辆静置电量损耗和充电功率低以及部分充电桩不匹配等问题,将免费为车辆进行升级。
此次“变相召回”前,威马汽车曾因质量问题饱受诟病。2018年8月底在成都威马汽车研究院,一辆威马EX5试装车发生起火自燃。尽管威马汽车第一时间对起火原因进行了说明——“自燃车辆为报废的早期试装车”,但仍未能消除外界对其产品质量以及技术方面的质疑,致使一些已预订的用户主动退订。而在更早的2018年6月,因一辆使用浙江谷神电池的野马新能源汽车在路上自燃,使用同款电池的威马汽车,也跟着陷入过一次退订风波。
生死大限逐步临近
威马汽车最初的信心并非空穴来风。自创建时起,威马汽车就选择了自建工厂,并通过控股中顺汽车的方式曲线获得了生产资质。2018年9月28日,威马汽车在温州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内举行EX上市交付大会,彼时,威马公布其订单数量达到4016个,单个订单交付定金从3000元到20000元不等,实现成立以来较大的一笔收入。
一切看似顺利之时,10月有自称内部员工的网友爆料,威马交付大会是作秀,现场发出的车在秀完后,又被拉回了厂里。虽然威马方面对此进行了否认,但交付大会后不久,威马因延迟交付、“隐瞒”补贴政策、销售不尽责等问题遭到了车主们的质疑,车主们多次多渠道维权,却未果。此后威马汽车相关负责人发布了一份《关于近期用户关心问题的说明》,结果未被车主们接受,由此引发了较大规模的退订风波。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相对于其他造车新秀而言,威马汽车在供应链环节占有优势,并在前期用低价策略吸引了部分消费者,但随着大量资本涌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威马汽车的路将会越来越难走。如果威马汽车无法如期达到10万辆销售规模,用产量来带动营收,盈利将成为难题。要想从激烈的厮杀中突围,最终要依靠质量。
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早已意识到这点,2018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说道;“在资金、人才、技术等多方面都占有丰富资源的传统车企已经开始行动,初创车企很可能遭遇传统车企的围剿,10万辆产品交付将是生死线。”
而今生死大限正在逐步临近。从今年开始,跨国巨头在华合资公司将集中推出电动车产品,本土车企则将推出第二代电动车型,多名汽车行业专家认为,初创车企最终能存活下来的不会超过三家。留给威马汽车的时间所剩无几。
为了打赢这场新能源汽车之战,2019年伊始,威马汽车提供“免费升级”,显示在质量提升方面的态度,同时牵手美团打车,拟成为“智慧出行服务提供商”,并接入小米LOT,推动汽车智能化。除此之外,威马汽车仍然坚持低价策略,近期公告“若补贴幅度下调超1万元,超出1万元部分将由威马汽车进行补贴。”
通过这一系列战略措施,威马汽车能否成为存活下来的三家企业之一?10万辆交付目标若未能如期完成,威马汽车又将走向何方?《投资者网》将持续关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