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A股500点大反弹生发赚钱效应 数据揭秘各方资金下一步动向)
经历了近期的大幅上涨,A股市场情绪不断升温。若从最低点算起,年初以来A股至今反弹已有约500点,这与2018年的弱市形成了强烈对比。市场更关心的是,外资、公募、私募等一大批专业投资者面对突然反转的行情,会有怎样的心态和行为,后市又会如何操作?
外资:更有意愿配置A股?
2019年1月4日,上证综指探低触及2440.91点,这一点位创出过去一年以来新低。2月27日,该指数报收2953.82点,两者相差约500点。不过,就在市场情绪亢奋之际,北向资金2月25日在多日净流入后首现净流出,引发市场关于外资撤退的讨论。
中信证券最新发布的一份研报通过大量数据,试图追踪各类机构近几个月的操作,并以此预判其下一步的行为。该研报首先分析的是外资心态。
回顾历史,2014年以来,北向资金大幅撤离A股的情形仅出现过3轮:2015年7月外资大幅撤离前12个月上证综指累计涨幅超140%;2018年1月A股金融地产等行业也有短期泡沫化特征,此后外资大幅撤离;2018年10月全球市场风险资金都在撤离新兴市场,外资也加大力度撤离A股。
中信证券认为,从这一角度来观察,外资阶段性大幅流出只出现在泡沫化或是全球共振的市场环境下,并没有出现过短期博弈一轮快速反弹就大幅减仓的情况。
综上,在本轮反弹行情中,外资已开始大幅撤离的论点站不住脚。事实上,即使市场经历了一波上涨行情,从A股估值和国内资本市场的变化来看,外资应该更有意愿增配A股,而非卖出。
一位知名外资策略分析师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预计年内A股还有1000点的提升空间。“外围不利因素正逐步缓和,加之外资在A股全球市场中的配置比重与中国在全球经济的地位并不匹配,这将促使不论是主动投资还是被动投资的外资,都会持续流入A股市场。”
公募:不会贸然减仓?
对于公募基金而言,中信证券表示,其刚于2018年年底完成大幅减仓,错失了1月份行情,当前正处于随指数上涨而被动加仓阶段,因此贸然减仓的可能性很低。
数据显示,公募基金在2018年前三季度就已开始关注商誉减值和股权质押等风险,但直到年底才开始大幅减仓,当年第四季度,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仓位分别下降3.63个百分点、9.16个百分点、10.33个百分点。
到了2019年1月份,跑赢上证指数的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占比分别为45.2%、43.5%、26.4%,可见2018年底减仓最多的灵活配置性基金表现最差。到了2月,这三类基金快速加仓跟上大势,分别有71.1%、62.4%、34.7%的产品跑赢上证指数。但对于灵活配置型基金而言,仍然有大部分产品没有跑赢指数,显然它们的仓位还不够高。
整体来看,截至2月22日,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年内相对上证综指的超额收益平均只有1.72%、1.04%、-3.40%,相对创业板指的超额收益平均只有-2.29%、-2.97%、-7.41%。
基于此,中信证券认为,大部分基金将持有甚至加仓等待行情轮动,应该不会贸然减仓。除非是一些养殖、5G等博弈性品种占比非常高的基金,在短期涨幅可观的情况下或有降低仓位的考虑。
事实上,从国金证券的公募仓位测算来看,截至2月25日,股票型基金相对于去年四季度仓位提升了3.75%,混合型基金相对于去年四季度仓位更是大幅提升了8.02%。
一位公募基金经理也告诉记者,对机构而言,有时候宁可仓位较重,做一些动态平衡,也不会贸然将仓位大幅降低,除非遇上了泡沫化行情。
私募:还未到获利兑现时?
私募基金情况也与公募基金类似。
根据私募排排网的调查数据,在2018年年底大幅降低仓位后,2019年1月股票策略型基金平均仓位达到60.9%,环比上升3.9个百分点,其中只有72%基金仓位在五成及以上,环比上升10.4个百分点。此外,1 月末大约有22.5%的基金处于满仓状态,与2018年年底基本持平。
基于此,中信证券认为,对于大部分股票策略型的私募基金而言,2月份大概率仍处于被动加仓状态。
此外,中信证券还强调,对于数量较大的散户来说,从历史经验来看,这一投资群体通常在熊市末尾反弹的1至2个季度后才会出现明显的赎回行为,而不会在拐点初现时立即进行赎回,更不会在深度浮亏后一反弹就立刻退出市场。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月份是上一轮散户集中涌入市场的时点,而从2018年1月份高点到年底,上证综指和创业板指数累计跌幅都在30%左右,这两大股指2019年至今的涨幅也就在20%左右,以此判断,多数投资者的成本依然高于盈亏平衡线。在此情况下,个人投资者短期内减仓意愿较低,反而可能在持续反弹的环境下加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