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年末,总有那么一群人,即便常被打脸,依然勇敢站出来……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9-11-24 09:56:2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年末,总有那么一群人,即便常被打脸,依然勇敢站出来……)

年末,总有那么一群人,即便常被打脸,依然勇敢站出来……

每逢年末,总有那么一群人即便是脸被打肿,依然要勇敢地站出来,让所有人检阅,心里默默祈祷市场多少给点面子,明年不会太难看。

这就是券商分析师们,他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市场 “高光时刻”。喊点位、画走势、看行业……2020年,有券商将沪指看高至3700点附近,各家对于来年的预测都偏向积极,更是给出了惊人的一致判断:看好科技股!

比如某家市场公认策略会自带“祥瑞”的券商研究所就认为,明年将迎来“七年宿命牛”,理由是A股每七年左右会迎来一次牛市,前几次出现类似的情况分别是1998年底、2005年中、2012年底和2019年初。

这家券商认为,2020年,市场在更加宽松环境下的“资产荒”下有望继续上涨,一旦涨幅超过20%会触发居民自有资金加速入市,市场将会加速上行,即为“七年宿命牛”。

不过,也有股民吐槽,这2019年不是都快要过去了吗?2020年都是第八年了,咋还能说“七年宿命牛”!还有这种“强行牛市”一把?

同样的牛市,有不同的吹法。近日有两家知名券商不约而同地认为,2020年将是长牛起点,牛市主升浪。另一家大型券商更是喊出,市场不可能跌破2700,明年一季度能上3300!

年头打脸脸最疼

每到年末,台上满口话说得很热闹,而台下的股民却有时觉得很受伤。

从过往预测来看,不乏券商“失算”情况。尤其是下一年年头突然迎面来了个行情反转,那脸打的是啪啪两下,掷地有声。

比如各家券商普遍认为2019年行情前低后高,但“后高”发生的时间,各家略有不同,最早有认为会在二季度,迟的有认为在年底。站在去年年底看,“前低后高”是很符合大家当时心情的一个推断,毕竟2018年可是跌了一整年。

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2019年1月4日上证综指跌到2440点后,疯狂反弹,到4月更是直接飙到3288点。而当众人在猜测牛市的大涨苗头快要成真时,却没想到市场开始进入了一波冗长的大横盘。

再看2016年的中国股市,一开头就给许多投资者来了个措手不及:年初的断崖式下跌行情让一众分析师“取暖过冬”的投资策略成为了笑话。

开年如此大跌,显然是谁都没有预料到的。回顾券商们2015年四季度的投资策略,就可以发现一个集体现象:“有所期待,恢复信心”是大多数券商的基调。

猜到了开头 没料到结尾

对2014年股市,多数券商则是猜到了开头,却没有料到结尾。

回头看自己在2013年年末策略大会上预测的来年点位,大多市场“空头”券商惨遭打脸。

2013年上证指数以2289.51点开盘,2013年12月31日收市报2115.98点,年内跌幅7.58%。面对这样的行情,当预判2014年股市行情时,多数券商也给出了不太乐观的沪指预测。

比如银河证券当时直接以“指数已死”来表达其对2014年大盘的看法,称2014年将不会有大牛市,整顿将成为2014年主题词。安信证券用极为鲜明的观点看空2014年股市,认为2014年股市除春节前可能有点机会,整体降低仓位,以防御为主。当时多数券商言辞中似满是“绝望”。

2014年的股市,从7月份开始,A股走出一波一骑绝尘的牛市行情,11月后更是“疯牛”一般,大盘一路上行,豪迈重上3000点。走出了一波大多数券商没有预料到的疯牛行情。12月5日,A股单日成交量达到10740亿元,刷新原由美国股市保持的世界纪录。

如此看,预测后市行情难度的确不小,券商被打脸的情况时有发生。

客观上,券商预测行情,大多是基于诸多变量和模型进行分析推导并得出相应的策略,但这些变量如何量化,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不确定性因素很大。主观上,不少券商研究态度不够严谨,报告流于形式,甚至部分券商研究人员为了“博眼球”,夸大利好或者风险因素。

结论背后的逻辑才是真干货

不过,分析师的研报其实并不是写给普通投资者看的。对于分析师真正的服务对象买方机构来说,猜点位、看涨还是看跌,这些可不在他们重点关心之列。

“券商判断的背后逻辑是否能经得起推敲和检验,这是最重要的。”一位私募人士分析道,每家券商的研究,都有自己内在的分析框架,有些券商善于从货币供求来判断市场,有些券商则更善于公司调研和业绩推断。券商的研究方法论各有所长,如果对投资有所帮助,值得一听。

他续称,会自动屏蔽那些人云亦云,随大流的策略和观点。而对那些敢于逆势坚决看多看空的研究机构,如果不是出于博眼球的想法,则会更加重视。

“好的策略分析一定有,需要买方自己有一双火眼金睛去识别。至于他们的主观预测或推断的结论,就可以忽略不计。”有公募投资人士称,不过,相较这些年末的大胆预测,券商的产业深度报告或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分析质量更加“稳定”,参考意义更大。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