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际财讯 - 正文

连续三季度突破万亿美元,全球并购再掀热潮,中国企业有哪些机会?

来源:国际金融报 2021-04-14 14:50:0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连续三季度突破万亿美元,全球并购再掀热潮,中国企业有哪些机会?)

“就一季度交易数据而言,始于2020年第三季度的牛市表现没有放缓的迹象。今年前三个月并购交易连续三个季度突破了万亿美元大关,创造了有史以来最强劲的年度开端。”

近日,富而德律师事务所发布第一季度并购市场观点透视。数据还显示,美股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助推一季度全球并购总额达11138亿美元。其中,美国地区6100亿美元,欧洲地区2100亿美元,亚太地区1660亿美元。

4月13日,富而德中国区合伙人王庆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表示,由于海外疫情仍在持续,全球经济复苏可能会推迟。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定程度会影响中国企业跨境交易的实施。但是另一方面,由于疫情可能会使得很多境外公司的业绩、现金流受到持续性显著影响,潜在收购标的的数量将增加,给中国企业提供更多机会。

家电行业并购活跃

今年一季度,中企在家用电器行业的海外并购尤其活跃。

3月初,海信家电认购了日本汽车空调企业三电控股,希望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美的机电事业群完成了对日立在泰国的冰箱压缩机业务交割。

3月末,国家监管部门批准了格兰仕对惠而浦中国的要约收购,如果收购成功,格兰仕将持有不低于惠而浦中国51%的股份。

王庆表示,“家电行业并购活跃是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反映了中国制造业对于在这个领域收购外国资产的浓厚兴趣。由于国内消费市场趋于饱和,中国家电企业走出去是一个必然的选择。通过海外并购,将补全自身品牌、技术等方面的缺陷,获取比较成熟的海外销售渠道以及上游的核心部件,或关键技术。”

王庆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由于地缘政治等因素,中国投资人目前还是把并购的标的国家聚焦于亚太地区、“一带一路”沿线以及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国家。对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市场,预计2021年境外投资主要是以民营企业为主。现在跨境并购比较活跃的领域包括医疗行业、电器行业。未来国企也会更多关注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尤其是涉及到能源领域,如发电、自然资源这些板块。

审查趋严下的机遇

从去年开始,欧盟、美国、加拿大等国对于外商投资的限制越来越严格。

“国外投资审批政策日趋收紧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仍然觉得挑战和机遇是并存的。”富而德中国反垄断业务联席主管尹冉冉表示。

尹冉冉举了美国和欧盟两个例子。“在美国,从整体风险趋势来看,拜登上台后,对待中国企业的投资态度和特朗普政府不会有实质性区别。但是从积极的方面来看,我们也预期在拜登政府的领导下,现在的外商投资委员会可能会有更大的意愿跟企业沟通,是否会有通过一些救助措施来解决一些问题的可能性。而这样的意愿,在特朗普任期内,我们几乎是看不到的。所以在政策上可能发生的变化也给中国企业寻求在美投资,带来了向前推进的可能性”。

去年,欧盟推出的外商直接投资审查的框架正式生效。“虽然在这个框架下并没有建立一个欧盟层面的一站式审查制度,但实际上,通过在成员国层面建立一个信息分享和合作的机制,使得各个成员国之间能够就某一项交易进行信息分享,并且提出意见。这样的信息分享机制在很大程度上给了企业获取相关国家审查信息的机会。同时,我们也看到,与美国过往对于涉及到中国企业的交易多数是采取禁止,甚至是迟迟不予审批的态度,使得企业主动放弃交易的情况不同,在欧盟大部分国家,交易之前发现风险点,可以提早和监管机构沟通,企业主动作出承诺和救急措施,一定程度上能取得让交易完成审批的可能性”。

尹冉冉认为,从目前来看,尽管欧盟各成员国预计将有更多外商投资监管法规出台,但是总体来说,我们仍然觉得中国企业有机会去欧洲做并购,特别是在一些不是那么敏感的行业。

境内交易趋向战略性

虽然2021全球并购迎来良好开端,但受疫情以及外国审查趋严的因素影响,王庆认为2021年中国对外投资和去年相比不会有大幅上升,中国并购市场将以境内的交易来驱动。

“中国提出的‘双循环’政策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希望打造更为强劲、完善的国内供应链,而且目前国家战略还注重于国企改革、产业升级。所以2021年中国并购市场将以境内的交易来驱动,会更加趋向于战略性。”王庆说。

王庆认为,今年会看到一些大型央企的重组、改革,互联网行业进行战略性并购和业内整合,以及中国在碳中和目标下主导的一些新能源行业,如风电、光能等行业的收购兼并。另外,私募股权基金财务投资人,尤其是一些国资背景的投资基金,他们的交易量也会持续增长。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