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行业新闻 - 正文

金融舆情周报:国务院重磅发文,涉及多个行业

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2024-05-31 15:39:3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一、宏观要闻

1.国务院重磅发文!涉及多个行业

据证券时报,5月29日晚间消息,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在重点任务方面,行动方案部署了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行动,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行动等。

《行动方案》提到,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提高营运车辆能耗限值准入标准。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落实便利新能源汽车通行等支持政策。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有序推广新能源中重型货车,发展零排放货运车队。推进老旧运输船舶报废更新,推动开展沿海内河船舶电气化改造工程试点。到2025年底,交通运输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降低5%。

招商证券认为,放宽汽车限购政策的目的是充分释放消费潜力,放松限购是一种政策成本低、见效快的刺激手段。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指出,放开限购能有效促进消费潜力,尤其是部分限购导致城市汽车保有量严重落后的城市,汽车消费有较大消费增长空间。他多次呼吁,汽车保有量低于400万的城市建议完全放开限购。

2.IMF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据证券时报,5月2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表示,考虑到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强劲增长及相关政策激励,IMF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

戈皮纳特当天出席在北京举行的2024年中国第四条款磋商新闻发布会。她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经济增长仍将保持韧性,今年经济增速预计达到5%,相比今年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的预期上调0.4个百分点。

戈皮纳特说,得益于市场化改革、贸易开放以及与全球供应链融合,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令人瞩目。中国在支持低收入国家债务重组、推动全球绿色转型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IMF期待在这些方面与中国进一步合作。

路透社称,中国今年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5.3%,高于预期,远高于路透社调查的预测值4.6%,也高于2023年四季度5.2%的增速。近期包括工业产出、贸易和消费者价格在内的一系列经济指标显示,中国经济已成功规避了一些短期下行风险。而自一季度强劲的经济数据公布以来,许多经济学家已经上调了中国经济增长预测。

3.国家统计局:5月制造业PMI为49.5% 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据国家统计局,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7%,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PMI为49.4%和46.7%,比上月下降1.3和3.6个百分点。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

生产指数为50.8%,比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生产继续保持扩张。

新订单指数为49.6%,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放缓。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8%,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减少。

从业人员指数为48.1%,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略有回升。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1%,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略有加快。

二、行业观察

1.多家银行发布公告!事关这类账户

据中国证券报,近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银行发布公告称,将对“沉睡账户”开展提醒提示工作。提醒提示时间为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4年10月15日。

根据多家银行公告,“沉睡账户”是指截至2023年9月30日,5年及以上未发生主动交易且账户中有余额的个人银行账户。客户可根据自身需求,对“沉睡账户”进行激活、资金提取或销户。

2.近两月多家银行资本工具发行额度获批

据澎湃新闻,近两个月来,多家银行资本工具计划发行额度获批或获批发行资本工具。

5月,华夏银行获批发行800亿元的资本工具,品种为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广东南海农村商业银行不超过30亿元资本工具计划发行额度获批;广州农村商业银行不超过120亿元资本工具计划发行额度获批。

4月监管部门同样披露了多家银行获批发行资本工具。具体看,广发银行获批发行760亿元的资本工具,品种为二级资本债券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渤海银行获批发行150亿元的资本工具,品种为二级资本债券;广州银行获批发行不超过40亿元(含)的资本工具。

此外,今年4月,中国银行获批发行15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务工具;工商银行获批发行43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资本工具及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务工具,其中资本工具额度为37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品种包括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二级资本债券;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务工具额度为6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分析称,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银行需要增加资本,稳定资本充足率。目前,银行盈利空间下降,内源资本补充空间受限,同时不良贷款的上升压力增加了资本占用,银行面临较大资本补充压力。因此,银行需发行资本补充工具来补充资本,未来这种情况将可能延续。

3.一季度末上海辖内银行业绿色融资余额达到15666.15亿元 较年初增长9.58%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上海辖内银行业绿色融资余额合计15666.15亿元,较年初增长9.58%。其中,绿色信贷余额15191.96亿元,较年初增长10.04%;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投资余额178.41亿元,较年初增长9.15%,绿色金融业务发展迅速。

三、公司新闻

1.再度“瘦身”!中信金融资产转让金租牌照

据证券日报,5月28日,中信金融资产发布公告称,按照财政部关于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的规定,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向中信集团转让该公司持有的金租公司(华融金租)已发行股份数量的60%(标的股份),出售事项的总代价为人民币119.98亿元。出售事项完成后,中信金融资产将持有金租公司已发行股份数量的19.92%,金租公司将不再为中信金融资产的附属公司。

与此同时,中信银行发布《关于实际控制人受让股权及出具避免同业竞争承诺的公告》,此次收购完成后,与该行全资子公司中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简称“中信金租”)在金融租赁业务上存在一定的业务重合情况。为保障该行及该行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中信集团针对本次收购完成后可能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出具了承诺函。

2.多家银行宣布中期分红计划

据信息时报,为了贯彻落实新“国九条”的要求,工、农、中、建、交5家国有大行和多家上市银行都透露出了中期分红的意向。不少中小银行也正在制定中期分红方案。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上市银行提高对投资者的回报,这将促进公司与股东关系良性循环,有助于培育壮大市场长期价值投资理念,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3.六大行首次加入“耐心资本”国家队 1140亿投入国家大基金三期

据21世纪经济报道,5月28日,新华社发布经济随笔《“壮大耐心资本”的启示》。文章表示,中央部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时,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耐心资本”,就是引导资本做“时间的朋友”,不受短期市场波动的干扰,陪伴硬科技、科学家与创业者“长跑”。

文章称,“耐心资本”与新质生产力都体现了经济发展的一个道理:要有前瞻眼光,更要有战略定力,不畏风险挑战,坚持做正确的事,在长期投入与坚持中结出硕果。

就在5月27日,中行、农行、工行、建行、交行、邮储等六大行相继发布公告,已签署《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拟以自有资金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大基金三期”)进行投资,这也是国有六大行首次参与集成电路国家大基金投资。

企业预警通显示,国家大基金三期已于5月24日正式成立,注册资本达3440亿元人民币,其注册资本已超前两期注册资本总和。

四、海外动态

1. 降息悬了!美联储“褐皮书”传递这些信号

据中国证券报,当地时间5月29日,美联储最新经济状况“褐皮书”出炉,对美国整体经济活动、物价等市场关注话题进行了分析。

报告显示,从4月初至5月中旬,美国经济活动持续扩张,大多数地区报告经济活动略有增长。不过,在不确定性上升和下行风险加大的背景中,“整体前景变得更加悲观”。

2.欧洲央行管委卡扎克斯:6月之后降息不应进入“自动驾驶”模式

据界面新闻,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拉脱维亚央行行长卡扎克斯5月29日表示,在下周预期中的首次降息后,欧洲央行不应转向降息“自动驾驶”模式。他说,关键还是要取决于未来公布的经济数据。“保持冷静、稳扎稳打。密切关注薪资-生产率-利润率。”

3.日本央行上财年持有国债浮亏超9万亿日元 创历史新高

据财联社,日本央行5月29日公布的报告,2023至2024财年(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其持有的国债按市值计算的估值损失(浮亏)达到了94337亿日元,浮亏创历史同期新高。日本央行每年5月公布过去整个财年决算。根据这次公布的财年决算,截至2024年3月底,日本央行所持国债余额同比增长1.4%,达到5896634亿日元,连续两年创历史新高。如果长期利率进一步上升,估值损失可能会持续增加。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信银行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