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医疗大模型第一股讯飞医疗科技(02506.HK)召开2024年度业绩交流会。讯飞医疗董事长刘庆峰、总裁陶晓东、董事会秘书刘伟、财务总监钱金平出席,与投资者深入交流公司战略及业务进展。
据讯飞医疗3月26日晚间发布的2024年业绩公告,讯飞医疗2024年实现营收7.34亿元,同比增长32.0%;毛利4.04亿元,同比增长28.4%。销售回款同比增长33%,经营性现金流同比扭亏57%,显示公司现金流状况持续改善。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达2.97亿元,占总收入的40%。
从收入结构看,讯飞医疗实现多元化增长格局:G端业务企稳回升,收入3.91亿元,同比增长10%;B端业务表现亮眼,收入同比增长103.4%,达到1.32亿元,成为公司增长新引擎;C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6.6%,达2.1亿元。B端和C端业务占总收入比例从2023年的26%提升至2024年的47%,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高投入研发战略见成效,医疗大模型落地具有领先优势
讯飞医疗高投入研发的星火医疗大模型X1,作为国内首个全国产算力训练的医疗深度推理大模型,在多项关键指标上实现突破:全科辅助诊断合理率达94%,专科辅助诊断(主诊断)合理率达90%,健康咨询解答率89%,这些指标均超越国际领先的GPT-4o和DeepSeek R1等模型。
在业绩交流会上,刘庆峰首次系统阐述了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的三大核心优势:
“第一,我们是主流大模型中唯一的全国产算力训练出来的全民可下载的大模型。现在很多头部医院,对于国产算力平台上的安全性和医疗应用的防幻觉性要求高。”
“第二,在深度推理模型的语义理解、知识问答以及深度推理能力上,星火推理大模型X1用70b的模型,在数学上已经全面对标了DeepSeek R1和OpenAI o1,同时我们又率先同步把医疗能力对应上来了。我们可以用更小的模型参数做到业界领先的效果,各个医院可以快速部署,推理服务成本也便宜。”
“第三,我们构建了医疗领域非常重要的数据飞轮。每天有上百万人次来自基层的辅助诊断数据,累计已有9亿多次辅助诊疗。在临床应用中,医生与我们判断一致时,这些数据会强化我们的可信度;如果有不一致,高水平上级医生会进行会诊,形成持续优化的数据闭环。这种海量一线诊断数据飞轮机制,在国内乃至全球大模型规模化应用领域,我们还看不到一家能与我们在同一数量级。”
刘庆峰进一步透露,讯飞医疗现在使用13b参数的深度推理模型,已经超过了主治医生水平,接近副主任医生水平。随着星火医疗大模型X1的70b新模型即将上线,他预计“很快就会超过副主任医生水平”。
在被问及医疗大模型的竞争格局时,刘庆峰表示,医疗大模型领域将呈现头部集中的格局,关键竞争力在于数据飞轮效应和自主可控的技术路线,只有真正扎根医疗行业并具备自主研发大模型能力的企业才能在长期竞争中胜出。讯飞医疗的优势在于能用较小的参数量实现领先效果,既降低部署成本,又便于医院快速应用,特别是在专科场景的深度优化方面具备独特优势。
陶晓东也指出:“现在到医院里面跟客户不需要再解释大模型了,更多的是能够为他们做什么。我们通过九年积累的数据和应用场景经验,能更加理解客户真正需要什么。与开源大模型相比,讯飞医疗能在从核心数据的标注、清洗,到整个模型构建方面实现自主可控,这是我们的独特优势。”
而谈到行业众多玩家进入大模型领域,刘庆峰认为,传统的信息化公司转型大模型领域面临着人才缺乏和技术深度不足的问题,如果这些公司采用DeepSeek等开源模型的话,由于技术限制无法进行有效的深度训练,使用蒸馏版本则最终效果难以保障。“而我们当前效果本来就最好,底座研发能力也与他们不在同一个层次,所以高水平的医院和专家会更愿意与我们合作。”
AI诊后管理成“尖刀产品”,积极布局2.5亿出院患者市场蓝海
据交流会披露,讯飞医疗已与全国40余家百强医院和7家全国十强医院在内的500多家等级医疗机构建立合作。AI诊后患者管理已成为公司的“尖刀产品”,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该产品已累计服务120万人次,并持续扩展至江苏、山东等6个省自治区的头部医院应用。
在被问及诊后管理的机遇时,刘庆峰从技术可达性和商业模式两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在技术层面,他表示:“随着星火医疗X1深度推理模型上线,患者的随意问答、随机打断等场景的准确率将大幅提升。我们的系统会在关键时间点主动联系患者进行跟踪,90%以上的问题由AI自动回答,形成良好的数据闭环。从实际效果看,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出院后重新入院比例也大幅下降。”
针对诊后管理的商业模式,刘庆峰提出了清晰愿景:“每年全国有2.5亿次出院病人,出院后基本脱离了管理和服务。通过大模型赋能的医学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能力,再加上最好的语音技术,我们可以对每个出院患者进行服务跟踪和管理,包括解答问题,形成诊疗方案与患者康复过程的持续链接和反馈。”
“国家卫健委要求每一个医院,无论是三甲二甲还是普通县级医院,都要对患者做全量随访。我们的随访系统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成效扩大,我们还可以通过诊后处方等方式拓展收入。”
安徽影像云成全国标杆,政策红利推动全国化扩张
讯飞医疗承建的安徽省影像云已接入全省1970多家公立医院的所有影像设备,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机制最顺、应用最广的影像云平台,已汇聚1亿多人次的影像数据。
刘庆峰详细介绍了安徽影像云的独特优势:“安徽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所有公立医院百分百全接入的省份,实现了‘一次检查,全省通用,一辈子存储’。这为安徽省医保每年节约约20亿元,同时减少了患者重复接受放射线检查的健康风险。”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讯飞医疗的AI质检技术解决了不同医院间影像质量认可的难题:“我们的AI质检比单个医生看得更准,达标的所有高质量的影像必须被接收,这使得影像二次分享率达到40%以上。”
2024年11月,国家六部委印发服务价格指南,明确要求所有公立医院提供数字影像服务,为影像云平台的全国推广奠定了政策基础。刘庆峰解释了这一政策的经济激励机制:“国家医保局明确规定,如果医院不提供数字影像服务,就要从每次影像检查费用中降低一定比例。这意味着医院要么损失这部分收入,要么必须建设影像云平台提供服务。”
这一惠民政策设计巧妙地将数字影像服务从各地的选择题变成了必答题,对讯飞医疗构成双重利好:一方面,作为安徽省影像云的成功建设运营方,讯飞医疗具备可复制的技术和经验优势,有望承接更多省级影像云平台建设;另一方面,即使其他合作伙伴承建平台,讯飞医疗的AI质检和智能诊断技术也将成为平台的核心组件,实现技术输出。随着国家卫健委要求2025年各省必须建立影像云平台,这一领域将成为讯飞医疗新的增长点。
长期愿景:让每个人都站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肩膀之上
深耕医疗领域9年,讯飞医疗将情怀融入技术创新。讯飞医疗去年的研发投入占比达40%,这不仅是对技术的极致追求,更是对医疗公平的不懈探索。“我相信人工智能将会让每一个居民能够得到更好的诊疗服务,每个医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帮助,让最偏远地方的老百姓也能享受到优质服务。”刘庆峰认为,“医疗是一个非常有情怀、可以长期发展,并且会带来自豪感的事业。”
在交流会结尾,刘庆峰强调了讯飞医疗的长期发展理念:坚持阳光化运营,建立技术驱动型成长范式,通过持续突破核心技术,创造可验证的长期价值,让投资者清晰见证真实发展轨迹。
构建全民健康的坚实底座是讯飞医疗的愿景,刘庆峰透露,“下一阶段,我们将持续突破大模型技术,从精准的辅助诊疗,到慢病防治的全程管理,再到为每个人提供贴心的健康顾问服务,真正让每个人都站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肩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