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金融证券 - 证券市场 - 正文

伊利股份 进入盈利黄金期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吴海峰 2004-09-28 14:09:1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9月29日消息: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二、三线城市乳制品消费量的增长将至少持续2-3年,放弃争夺激烈、利润微薄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以东南沿海、内陆发达城市为主攻对象的伊利股份有望进入盈利的黄金时期

□第一创业研发中心 苏永超

伊利股份(600887)自2000年以来持续高速发展,其主营业务收入从1999年的11.5亿元,快速攀升到2003年的63亿元,4年内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4.7%,我们预计未来3年,伊利仍将达到29%的年复合增长率。

未来3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9%

根据伊利2003年年报,伊利冷饮产品市场占有率23%,液态奶产品市场占有率11%,奶粉产品市场占有率6%。公司连续十多年保持了在冰激凌市场的领先地位,在2003年完成了对国内冰淇凌行业的整合,使国内有规模的冰激凌厂家从以前的3000多家快速下滑至不足10家,2003年冰激凌销量超过第二名一倍以上,有力地保持了自身在冰激凌行业的绝对优势地位。
200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44亿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48.43%,其中液态奶增长62%,冷饮增长11%,奶粉增长11%;利润总额2.48亿元,同比增长52.22%;实现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33.98%。每股收益0.39元。
从财务报告上看,公司的盈利质量较好,财务制度相当稳健,近34%的净利润增长是在计提了近2000万国债投资损失和1.7亿元的预提费用的基础上取得的,预计下半年应当能够保持甚至超过上半年的增长速度,未来3年内净利润将能够取得29%的年复合增长率。

盈利处在黄金时期

根据中国奶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显示,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增长,目前我国北京、上海、深圳等三个城市(本文称为一线城市)人均奶制品年消费量已经达到40千克,在一段时期内趋于饱和,短期内继续快速增长的潜力不大。而各省会城市、东南沿海、南方等地及内陆省份的发达城市(本文称为二线城市),目前正处于乳制品消费增长的高峰时期,受惠于此,伊利股份今年的业绩出现了加速增长的趋势。由于伊利自身特有的营销特点,即放弃争夺激烈、利润微薄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以东南沿海、内陆发达城市为主攻对象的营销策略,因此,在今年二线城市乳制品销售全面提速的情况下,其产品出现了销售及利润的大幅增长,遵循一线城市的发展轨迹,我们预计二、三线城市乳制品消费量的增长将至少持续2-3年,使伊利进入盈利的黄金时期。

四大竞争优势明显

资源优势:伊利多年来一贯重视奶源基地的建设,目前在优质奶资源的占有上处于领先地位。由于奶源增长受自然规律的限制,因此,资源型奶制品企业的优势不容低估。伊利在开创“分散饲养、集中挤奶”经营模式之初就建立了相当深厚的奶源基础,在这方面远超其竞争对手。奶源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这应当是伊利最核心的竞争优势。目前伊利又在探索规模化、园区式饲养模式以加强对奶源的控制。
成本优势:伊利目前奶源集中在内蒙古、东北和华北等地,质优价廉奶资源在成本上的优势,是其未来长期占据优势地位的根本所在,这是市场型乳制品企业难以超越的。
变革、创新优势:伊利公司虽然在经营中以稳健著称,但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方面却表现出积极进取的态度。1992年的股份制改革,使伊利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冰激凌企业;1998年UHT技术的率先引进,引发了国内乳制品消费的革命;首创“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用社会的资源推动企业的发展,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追求变革,不断超越自己的进取态度是伊利能够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技术优势:虽然乳制品并不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但技术进步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视。伊利的研发经费远远超过其他同类企业。伊利依靠技术革新———液态奶的利乐包装,大大延长了液态奶的保质期,实现了全国性的扩张;持续数年保持每年推出几十种冰激凌新品,依靠产品创新实现了冰淇凌行业的整合,在2—3年内,使冰激凌厂家从3000多家快速下滑至不足10家,2003年冰激凌销量超过第二名1倍以上。技术优势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显露无疑。

强力阻击对手蒙牛

蒙牛是伊利最大的竞争者。蒙牛创造了中国小企业发展的神话,2001年-2003年间,销售收入以年复合增长率137%的速度增长,并保持了净利润的同步攀升。销售收入在03年达到40亿元,直追伊利,特别是其主打北京、上海、深圳三大一线城市,强劲的宣传攻势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蒙牛能有今天的成就,主要依靠了两大优势:1、公司的民营体制和良好的激励机制、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是公司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根本所在。2、独特的区域性营销模式,将营销及管理费用控制在极低水平,使蒙牛有能力以低毛利率产品开拓市场,不断挤压其他企业的生存空间。
虽然蒙牛的发展势头咄咄逼人,但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蒙牛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面临伊利的强劲阻击。
伊利、蒙牛,青啤、燕啤虽然分属同一个行业,但盈利的模式却有很大的区别。青啤和伊利的发展战略是着眼于全国市场,而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全面开花”,较高的销售费率和管理成本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其盈利模式是“高毛利、高费用和适当的净利润率”;而蒙牛和燕啤则以区域性垄断为发展战略,以低价格主打区域性市场,依靠严格的费用控制来实现利润。
分析两家企业不同的盈利模式有助于预测二者未来的发展格局。应当说从目前来看,蒙牛的快速发展较伊利更胜一筹。但这本身也与伊利在液态奶发展之初,主动放弃一线城市,回避实力较强的光明和三元,不作正面较量,攻击防守能力比较薄弱的二、三线城市的发展战略有关,给蒙牛留下了发展空间。
但随着一线城市乳制品消费逐渐步入成熟期,增速放缓,开拓二、三线城市是蒙牛的当务之急。未来蒙牛在开拓全国市场的过程中将会面临较大的挑战:一方面是伊利已经在这些地区占据了先发优势,必然成为其发展的阻力,另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扩张,势必面临各项费用的大幅上升,则蒙牛现行的低价竞争策略将面临问题。
从今年蒙牛披露的中期报告看,已经有增速下降、费用上升的迹象,特别是税前利润方面,增速下降较为明显,增速仅为62%,而且销售费用占收入的比例也开始有所上升,从2003年中期的13.76%,提高到现在的14.79%。
虽然蒙牛的增长速度仍然高于伊利,但2004年上半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而伊利则仍然有能力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而且有加速的趋势。从半年的环比情况看,伊利增长加速的趋势更为明显。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