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这样的政府主导型基金业发展模式下,在低利率将维持较长时间的市场环境中,基金业发展十分迅速。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基金业辉煌的历史已经不再。证券投资基金不败的神话已经破灭,也宣告专家理财的证券投资基金已经走下神坛。目前,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们正面临着三个尴尬。
基金首次出现亏损
一方面,最近基金们公布的半年度报告显示,基金发展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亏损的基金,基金总份额8.0亿的基金科讯,上半年共实现净收益为负的2800万元;基金金元则上半年单位净收益亏损0.107元。除此外,还有超过10家的基金录有亏损。值得注意的是,此净收益仅仅是已实现的亏损。如果考虑到流动性折价的问题棗基金在将股票变现时不得不损失的利润,可能更多的基金都将陷入这个尴尬境地。
虽然从业绩标准看,此次基金上半年成绩难令投资者满意。不过,由于管理费的提取是按基金净值固定比例提成,因此基金公司仍然获得相当丰厚的回报:15家基金管理公司仅从51只封闭式基金提取的管理费合计高达约5.2亿元,这显得有点厚颜无耻。
基金首次出现亏损,标志着基金们已经走下神坛,这也是对专家理财理念的一种打击,基金专家理财的效果再度遭到市场的质疑。其实,从投资组合角度看,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对象和我们股民的投资对象都差不多,就是那一些股票。基金科讯们的投资结果显示,一些投资基金并没有表现出比一般股民更好的选股技巧。从这个角度看,股民们凭什么要把钱拿给基金,花钱让基金来代买股票?
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
自2001年7月4日起,基金市场基本上处于单边下挫走势,封闭式基金大幅度折价交易,一些大型基金折价率在7%左右,少数基金折价率甚至超过10%,市价已低于其净资产价值。面对高比例折价,持有封闭式基金比例接近1/3的投资群体商业保险公司损失巨大。
虽然因封闭式基金自身的特点,封闭式基金在二级市场交易中进行折价交易是不可避免的,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是世界封闭式基金市场上的普遍现象。但是,平价发行和折价交易之间存在着极难调和的矛盾。
面对基金折价的现状,对于投资者而言,在二级市场买基金比在一级市场买基金更划算。在二级市场买卖,相对于一级市场的买卖,至少就获得了折价的相对收益。但是,若封闭式基金实行折价扩募,则由于预期折价发行后将使得基金本身的净值发生减值,则将在二级市场上造成不利影响。基金折价将更加扩大化。另外,这还侵害了现有基金持有人的利益。显然,这些矛盾无论任何都是难以调和的。
开放式基金外热内冷
相对于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热度近来很高。在8月份,开放式基金持续火暴,长盛成长价值、大成价值增长、华夏债券基金、博时价值增长等几只获准发行的开放式基金陆续窜出水面。本月创造了基金单月发行过百亿元的历史纪录。
尽管许多金融机构挂起了基金促销的大幅广告,好像很红火,但是,一些知情人士认为,实际上基金发行仍然十分困难,与半年前没有本质的区别,真正主动购买基金的数量不会超过实际发行数的30%。
虽然基金的营销政策是积极的,销售渠道的拓宽使投资者买卖基金更为方便,但究竟有多少储蓄自愿地分流到开放式基金中呢?
综合的看,我国股市大势由于受国有股减持、股市潜在的大规模扩容的影响,以及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受到压制,所以基金在此过程中的生存空间十分有限。在宏观形势不利于基金发展的背景下,加上封闭式基金存在着制度性缺陷难以解决,基金们面临的问题在今后将更加明显。(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