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个小时,美国刚好到达“9·11”事件的周年。一年将近,“9·11”恐怖袭击对世界经济影响尚未散尽。相对于一年前紧张而恐怖的气氛,目前似乎依然没有改观,市场在观望着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的可能性。而在这种气氛中,市场随着各种纷飞的信息动荡不安。而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诸多的市场波动也多我们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目前,用于避险的商品大行其道:譬如黄金,又譬如石油。
“9·11”带给人们的不安全感,大大促进了人们对于安全的需要,而美国对于伊拉克这种还不十分明确的态度,更是加深了人们对于威胁的担忧。人们不仅仅追求安全的居所,而对于因为天赋石油的阿拉伯世界富有的资本家们而言,他们更是在追求安全的资产。在诸多种商品中,显而易见的最受欢迎的,当属已经风行了千年的黄金。近期国际市场金价持续走强,而这种走强的趋势,更是在战争可能来临之际表现的淋漓尽致。自9月5日金价突破每盎司317美元的关键价位后,9月10日黄金价格最高达到320.80美元。
另一种则是更是与中东相关的,即是石油价格疯狂上涨。美国目前最主要的敌人似乎是与支持对美恐怖活动密切相关的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伊拉克是与中东联系在一起的,而中东则是与世界石油供给中心联系在一起的,中东“战鼓”擂其了原油价格。在9月5日美英战机袭击伊拉克防空设施后,油价因受到消息刺激而升到一年来最高水平,伦敦原油价格6日下午涨到每桶28.54美元,纽约市场原油合同价一度越过每桶30美大关。
面对上述商品市场价格的上涨,国内的资本市场也开始从中寻找上涨的理由。于是战争概念股随风而起,一些石油股受到了市场评论人士的大力吹捧和褒扬。
不过在上述商品价格持续高企的背后,风险已经潜伏,市场通过加剧的波动,充分展示了他们对于石油、黄金市场目前业已存在的风险的看法。
这里似乎是一个不证自明的一个命题:增量需要增量来形成。这就是说,作为一个增量,上涨和下跌的形成必须倚靠其他因素的“变化”来达成。
目前的形势看,影响上涨与下跌的变量开始趋于稳定:紧张局势依然是紧张局势。而今年下半年以来,虽然产油国的产量明显回升,但油价受波斯湾形势影响而照涨不误。与此同时,复苏力度依然很弱的美国经济则加深了这种风险。很显然风险已经酝酿,仅仅剩下何时爆发的问题。
对于上面所说的“增量”问题,现在还没有解决的是:战争真的会爆发吗?如果真的爆发,战争的范围会如何、结局又会如何?
很显然,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等待和验证的疑问。此中“增量”问题的丛生,显然又蕴涵了大量的市场机会。不过收益向来是和风险联系在一起的,要获得这个利润,显然,这是一个赌局。(邹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