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此迅速的扩容压力下,我们的资金够用吗?这个问题在当前尤其值得澄清,市场诸多的噪声已经混淆了我们的视听。
其实,从总量上看,我国资本市场可用的资金可谓极大丰富,我国高达8万多亿的居民储蓄存款,就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从结构上看,我国的资本市场的资金似乎存在问题,这个从近期市场的持续走弱可以一窥其实,所以管理层希望更多的居民银行储蓄资金流到资本市场来。但是,事实上,资金供给吃紧的观点,很有可能的是过度预期。
一级市场可用资金是多少?
而从时间角度看,目前我们的一级市场可用资金是多少呢?前期统计显示一级市场资金总量约为5000亿元,其中部分属专用申购,部分游走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其实,这个规模是在新股配售政策出台前,包括了基金申购资金的规模。如果考虑了当时基金们超过了自身规模的申购行为,这个资金规模将大打折扣,例如:去年12月深高速最终增发1.65亿股,每股发行价3.66元。但47家基金网下申购的总计申报数量达到288.65亿股,折合资金需逾1056亿元。所以,除基金之外的资金大概就4000来个亿。
新股发行采取了配售方案以后,这个规模已经在缩水。央行最新统计显示,货币供应量增长平衡,货币流动性明显上升。企业存款明显增加,居民储蓄继续快速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是实施新股配售政策后,大部分不愿或者不能承担二级市场风险的资金回流银行造成的。
目前的这个趋势依然在继续:8月末,货币流动性(M1/M2)为37.4%,比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货币流动性继续维持5月份以来稳步上升的态势。8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8.3万亿元,同比增长18%,增幅比上年同期高5.7个百分点,储蓄存款继续维持快速增长。今年前8个月新增居民储蓄中定期存款占59.1%,这表明今年新增储蓄的稳定性依然保持较高的比例。
所以综合起来看,悲观的一点,我们预计目前资金供给规模在3000亿元左右。
下半年的股票供给有多大?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大批国企亟待通过改制进入资本市场,今年年初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和金融工作会议都强调要“不断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因此股市扩容的压力依然较大。据透露,目前已有300多家拟上市企业完成了辅导期准备上市,通过发审委的拟发行公司也不在少数,众多企业都在排队等着进入证券市场,发行任务非常艰巨。
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市场上准备上市的企业规模已经十分惊人,所以平均每家企业规模将大规模上升。乐观的一点看,如果发行频率不降低,排除航母级别的上市公司如:中国联通,白云机场发股等等,按照每家公司募集6亿元计算,到我们今年过年的时候,将发行50支(平均每周二支)股票计算,筹集资金的规模将达到300亿元左右,而考虑到航母级别的上市公司发股,则整个规模番一番到600亿元。
从整个计算过程可以发现,我们的市场即使是在“快速扩容”的背景下,资金依然是不缺乏的。乐观的600亿元的抽水量,对于当前的股市依然是小菜一碟。(邹卫国)